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文职

    编者按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战鼓催征,千帆竞发。这支军队青春的脚步并未停息,年轻的肩膀总在担当。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能力过硬。作为军队人员,文职人员也要进一步打牢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思想根基,激发干事创业、矢志强军的内在动力,在履职尽责中坚定信念、笃行实干、主动作为,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为激励广大文职人员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作出贡献,即日起,本版推出“解析文职人员履职尽责的N个关键词”系列报道,陆续刊发各单位文职人员成长成才、战位建功的故事,敬请关注并欢迎赐稿。

    每次都像和时间赛跑

    ■徐巍 解放军报记者 向黎鸣

    7:30,穿护士服、戴一次性口罩等;7:40,到达ICU病房,检查危重患者晨间基础护理、特殊管路护理、病情交接情况;8:00,医护联合查房交班;8:30,进行手术前最后一次检查……这是东部战区海军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唐洪钦某天的工作日程。当天她的任务之一,是在气管切开术中配合医生,一边用吸痰管吸出患者的痰液,一边注意把握气管插管退出的时机。

    “患者血压偏低,注意维持好静脉通路补液速度。”唐洪钦不时提醒另外两名护士观察患者生命体征。9:30,手术结束。医生离开后,唐洪钦和护士将患者安顿好,密切关注术后情况。

    “每次进入ICU就像和时间赛跑,我对自己说,这场‘比赛’非赢不可!”从2007年成为原社会招聘文职人员,到如今穿上“孔雀蓝”,唐洪钦十几年的护理工作,强调的是一个“快”字。

    ICU病房收治的是急危重症患者,稍有延误就是人命关天的事。无论是休假期间,还是正在吃饭、休息,只要收到救治患者的消息,唐洪钦都是一路小跑。“但凡我动作慢一拍,患者心脏就可能提前一秒停止跳动,所以我只能快点、再快点。”

    动作迅速的同时,能力提升也要加速。这些年,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对ICU护士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积累学习,成为唐洪钦的法宝。

    因为兼任救护艇医疗队队员,唐洪钦常会到医疗队参加训练、点验物资;后来,她又加入医院护理训练骨干队伍,经常参加护理操作培训与战救技能集训。这些工作之余,她还要复习护理职称考试、制作专科护理课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历练都慢不得。”正是这种“一睁眼就投入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让她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先后获得1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被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自从得知中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的消息,唐洪钦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走向深蓝。机会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2014年,带着忐忑和惊喜,她如愿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缓缓离开军港。

    海风沁脾,月色动人,来不及欣赏海上美景,唐洪钦就投入到紧张工作中。那一次,在医院船手术室内,心电监护仪警报声刺耳、呕吐物酸臭难闻,医疗团队对患者库维克进行了胆囊结石取出术。术后,连接吸痰管和负压吸引器,清除口鼻腔内呕吐物,吸出痰液,加大吸氧流量……唐洪钦有条不紊地进行护理操作。虚弱的库维克拉着唐洪钦的手,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连说“中国,谢谢”。出院不久,库维克带着妻儿找到唐洪钦,将具有当地特色的蓝色丝巾系在她腰间。

    还有一次,患者娜璐玛手术后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军医为其进行气管插管。娜璐玛呼吸暂时平稳了,但血压依然很低。当时已是任务最后一个站点,船上的升压药所剩不多。紧急调来药品后,唐洪钦迅速用药,娜璐玛的血压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医院船离开的时候,娜璐玛乘坐小艇,追随着“和平方舟”的航迹,撒下花瓣祝福……

    “丝巾、花瓣,让我感受到了世界人民对医院船的信任、对中国的信任,我的所有拼搏是有价值的。”唐洪钦在工作日志中写道。

    临机处置贵在争分夺秒

    ■苏定康 赵伟

    “西北方向发现不明空情,上级命令我部做好跟踪监视。”前不久,一场小规模红蓝对抗防空演练拉开战幕。

    大角度转弯、俯冲、平飞……空中,“蓝军”靶机不断变换动作,在云层中俯仰翻飞,时隐时现。地面炮群随之而动,一张火网扑向靶子。

    遥控靶机飞行的,是陆军某部文职人员李旭。“遴选文职人员参与演练保障任务,能够帮助他们积累经验、丰富阅历,更好开展武器试验工作。”该部领导说。这次,李旭在一级上士张虎儒的指导下,担任“蓝军机长”。

    遥控方舱内,李旭手握遥控器,熟练操纵靶机爬升高度,准备向“红军”阵地发起进攻。这时,突然下起雨来,李旭沉着冷静,紧盯遥测电脑屏幕发动机转速、机上电压等数据,脑中闪过要点,手指灵活操作。

    “这次演练,靶机反应快、够机灵,是‘红军’锤炼本领的好对手。”复盘会上,有人这样评价“蓝军机长”。

    在战友看来,李旭不仅业务精,而且反应快,具备临机快速处置各类情况的过硬素质。

    有一年冬天,某新型武器抽检试验任务如期展开。当航模调试完毕准备试车时,发动机却无法启动。如果故障定位不准、排障速度过慢,势必导致航模不能正常起飞,影响试验任务的进度。阵地上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电路连接正常、电路板正常、链路阻值正常……几种可能的故障被一一排除,维修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李旭皱起了眉头,飞快回想装备维护手册的内容。

    “有没有可能是电池的问题?”“应该不会,电池刚更换不久。”听着战友们的对话,突然,李旭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想法。他立即拆下装备电池组开始测量,结果发现有几组电池的电压均低于正常值。

    “环境低温超过电池工作临界值,使得电池活性降低。”确定故障原因后,李旭和战友争分夺秒进行检测安装。

    “靶机电池电压测试正常,可以起飞!”李旭拿起对讲机,向试验指挥部报告。随着靶机升空,地面雷达纷纷锁定目标,新型导弹呼啸出膛,精准命中目标。试验阵地上,传来参试官兵欢呼声,看着那条划破天际的弧线,李旭脸上露出了笑容。“新型武器装备早一日投入战场,部队就多一分制胜把握。”李旭说。

    工作“转速”比车轮更快

    ■李超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田亮 特约通讯员 王天林

    当兵16年,退役后来到火箭军某部担任司机……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杜兆彬十几年的军旅青春,由一段又一段车轮上的岁月连接起来。

    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杜兆彬不仅看起来干练,而且有超强的行动力,用战友的话说:他工作“转速”比车轮更快。

    “能立即执行的任务就别磨叽,能今天完成的工作就别拖延。”入职后,杜兆彬成为某勤务队队长,负责管理驾驶员和修理工。清晨,很多战友还在熟睡,他已洗漱完毕赶往车场值班室。填写工作日志后,他又马不停蹄和值班员一起检查车辆状态,赶在上班前确保准备工作就绪。“勤务队日常保障任务繁重,装备状态必须始终可靠。”他说。

    摸清工作流程、基本环节,制订完善好队伍建设规划后,杜兆彬又把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建立起“一日两考勤、一周双通报”制度,带头量化考评,使得勤务队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其他单位骨干来学习经验,他笑笑说:“领头羊多想多做多带动,队伍建设才能又好又快。”

    一次,该部组织某专项训练,一台电站突发故障,正在吃饭的杜兆彬扔下碗筷就要去维修。有战友劝他:“现在是午饭时间,训练已经暂停了,你吃完饭再去也来得及。”他边跑边说:“故障修不好,这饭我可吃不香!”

    还有一次,该部组织野外驻训,车队出发前正准备进行装备检查,暴雨突至。“队长,要不等雨停了再开始吧。”杜兆彬看看表,估算了一下时间:“需要检查的车辆和装备数量不少,如果等雨停,可能时间紧张。我先开始,你们等雨小点再来。”随后,他率先冲入雨幕。在他的带动下,勤务队官兵也迅速投入工作。

    “终日忙碌似陀螺,趁热打铁事不拖……”官兵们用这样的顺口溜形容杜兆彬,十分贴切。

    前不久,杜兆彬找到了队伍建设新的着力点。上级组织群众性练兵比武,3000米跑是各分队必考课目。杜兆彬针对勤务队个别战士体能短板问题,针对性制订了体能强化训练计划。

    比武中,虽然分队没能名列前茅,但大家的训练成绩明显提高,杜兆彬还以优异成绩打破文职人员的3000米跑纪录。有人说:“以你的年龄,成绩早就达到优秀标准了,再快也没啥用。”他眼睛一瞪:“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我不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

    自打杜兆彬当了队长,勤务队官兵们明显忙碌了许多,但大家没有怨言。驾驶员栾德壮的话很形象:“如果把勤务队比作汽车,现在每天需要跑的里程数增加了,但有了队长这个发动机,跑起来反而更轻松了。”

    图①:唐洪钦(右)工作照。

    图②:李旭(右)工作照。

    图③:杜兆彬(右一)工作照。

    均为资料图片  

    摄影:李刚、苏定康、李超

    制图:程春蕾

    编辑感言

    越是慢不得,越要稳得住

    ■金雅兰

    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一词出现50余次。“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停滞不前、人进我退,是军队最大的危机、打赢最大的危险。作为军队建设的参与者,文职人员只争朝夕、紧抓快干,体现了爱岗敬业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敢于担当的意志品质,彰显了踔厉奋发的斗志豪情。

    未来战场态势转换频繁,战机稍纵即逝,谁快谁就更有可能抓住战机,从而赢得战争的主动权。日常工作中,文职人员分布在机关、科研院校、后勤和装备保障等各个领域,参与的是强军兴军事业,同样等不起、慢不得。但越是慢不得,越要稳得住,认真思考并回答好一个问题,怎样的“快”才是制胜的“快”?

    只有“稳得住”,才能找准“快”与“慢”的平衡,以日拱一卒的积累和沉淀,达到一日千里的进展和成效。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后,有人问他:“你怎么一夜之间就能梦出一张元素周期表来?”门捷列夫哈哈大笑:“你可知道我研究这个问题已经20年了!”在同一个单位,文职人员在同样环境中工作学习,有的能力提高快,迅速成长为骨干,有的进步较慢,工作踯躅不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积累上的差别。古语云,伏久者,飞必高。文职人员应该看到,关键时刻、紧要关头的“快”,来自平时的细功夫、长功夫、慢功夫。那些“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欢畅,无不付出了“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艰辛;那些“新花一万枝”的生机,无不经过了“夜来风雨声”的磨砺。如果不能稳住心神,今天投入就想明天见成效,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必然会心生急躁、作风飘浮。

    只有“稳得住”,才能统筹“快”与“好”的关系,把住时间节点、质量要求,实现进度和标准一起抓。对文职人员来说,工作中“快”是要求,“效”为目的,“实”为根本。“快”,是对落实速度的要求,体现的是态度和作风,要求文职人员不等待、不观望,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主动作为,紧锣密鼓推进工作;“好”,是对成果质量的强调,检验的是能力和担当,要求文职人员开展工作前勤思考、细琢磨,求实效、结实果,在依法依规、把握规律的前提下,抓牢了再攀、踩实了再登,一步一个脚印,干一事成一事。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文职人员只有心态上稳妥、慎重,行动中及时、坚决,才能推动个人成长和工作进展“快”得合拍、“快”得有效。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