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这是“延安五老”之一董必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立下的座右铭,如今刻在了湖北省红安县的董必武纪念馆。他以此自勉自励,也严格要求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用钱要记账
抗战期间,董必武在国统区工作,经常教育工作人员:我们共产党人要讲革命不要讲阔气。他总是穿着最常见的长袍马褂,戴着最便宜的礼帽,脚蹬最普通的皮鞋,闯街过府,在敌人的龙潭虎穴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5年,董必武参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董必武有一笔可观的置装费和生活费,但他不仅手过千金分文不沾,而且还“克扣”自己的费用,在个人生活上精打细算,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当时发给他的置装费是1300美元,他到美国后请同志帮忙选购,要求不要选太贵的衣服,最终在成衣店买了一套25美元的西装,穿着这简朴而合身的服装出席联合国大会,省下了1275美元的置装费。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他也十分节俭,不住豪华宾馆,从不到大餐馆用餐,还经常自己做饭,最终省下了1260美元的生活费和200美元的交际费,这些省下的费用都被董必武用来贴补购买《新华日报》急需的印刷机、英文打字机和出版英文版《解放前实录》等,全部用在了革命事业上。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等领导职务,但地位越高、荣誉越大,董必武越戒奢从俭,不仅拒绝额外的特殊照顾,连正常给予的待遇也力求简化。每天早起后,他泡上一杯普通的西湖龙井,一天之内只能续水、不加茶叶。他爱用牙签,但是用过以后总舍不得丢,总要拿来蒸一蒸之后再用,直到用烂为止。牙刷也是一样,用到毛都卷了也不换,断了以后放在火上烤一烤,粘上继续用。用纸方面也如此,董必武自己说:“我在用纸上是最富的,也是最穷的”。他常写东西,所以用纸多,是富有的;可是他一张小纸片也舍不得浪费,很多作品都是写在旧台历纸、晚会节目单、废旧请柬上的,而且正反面都写上字,所以自嘲是最“穷”的。
他对孩子也一样,一分钱、一粒米都不能浪费。女儿董良翚现在还记得父亲教她“粒粒皆辛苦”的事。当时她还小,三两口扒完饭丢碗就要跑,父亲叫住她,说:碗里、桌上有多少饭粒?“粒粒皆辛苦”,粒粒不能丢!父亲严肃地要求她:把米粒捡起来吃了。她感慨说:当时真嫌它脏,不想吃。后来经历了生活,去了干校劳动,才明白父亲的苦心。
平时生活中,董必武要求孩子们用钱必须记账,他对子女们说:要你们用钱记账,不单是怕你们多花钱,而是要胸中有数。这样做,养成习惯,将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要用钱的时候,就会从实际出发。
绝不能要求特殊照顾
董必武在党内地位和声望很高,但是他从不通过个人关系办私事,也教育子女绝对不能以他的名义要求特殊照顾、享受特权。
新中国成立后,有的亲戚看到董必武在北京做了“大官”,就希望他在私事上“关照关照”。董必武对亲戚们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一概坚决拒绝,并说: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不要从他这里打主意,应该通过自己所在单位的正常途径申请解决。他给亲友们写了一封“通函”,告诉他们不应通过领导干部个人关系办私事。
对身边工作人员董必武要求很严,他有个著名的“约法三章”:不许向地方上要东西,不许假借自己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特殊化,不许接受礼物。每逢新同志到他身边工作,他都会当面申明这三条规矩,严肃地说:谁违反了我送谁去公安局。
在董必武的严格教育下,他的三个子女小时起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不吃零食,做事待人讲究老实本分,从不提父亲是“董必武”,从不摆架子,儿子董良羽自嘲是“想摆也摆不起来”。儿子董良翮高中毕业后,董必武要求他:“干部子女不能特殊,良翮还是下乡插队去”,就把他送到了河北省的偏僻农村插队落户。董良翮在农村十分努力肯干,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生产队的党支部要发展他入党,董必武得知后坚决反对,他说:你才下乡两年,时间还太短,再过一段时间,再看看,严肃考察考察再说。又过了两年,董良翮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当上了大队干部,董必武又特地叮嘱他:你是革命的后代,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和群众同甘共苦,决不能高人一等。
在工作中,董必武要求:妻子和孩子们不能进他和秘书的办公室。有事情可以在门口招呼他,离放文件的小茶几隔着一两米远,他就先把文件对折露出全白的纸面。工作上的事情他从来不说,也不要孩子们随便打听讨论。董良翚回忆说:父亲和我之间有着这种默契,父亲从来不把不应该让我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也从来不在我们在场的情况下谈论工作上的事。我们也从来不去打听任何国家机密。
学要有恒,尤要专心
读书学习对有的人来说不是一种规矩,但在董必武这里却是言传身教、实实在在的董氏规矩。
董必武是前清秀才,满腹诗书,后来参加革命也不忘读书,甚至在长征路上,他都随身背着书,走到哪儿看到哪儿写到哪儿。新中国成立后,工作之余,董必武总是手不释卷。65岁了他还自学俄语,学习的精神令人十分感动。
董必武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学,而且还勉励子女亲属和所有晚辈们学,他还给身边工作人员定学习计划,圈定报刊上的好文章要求他们学,定时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董必武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严,而且亲力亲为。他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练大字,说:“中国字是方形,要写得好就得掌握平、正、匀、熟的要领。”他还亲自给孩子们挑书,多次说过:“如果我死了,送你们兄妹三人各一套《资治通鉴》。”董良翚有段时间身体不好,休学在家,董必武就去书店里,蹲在书堆里上上下下地翻找,花了大半天,给女儿挑了一本叫《万象》的图案画册,供她学习参考。
“鼓足劲头持久战,青春不再莫蹉跎。”这是董必武写给董良羽的一首诗,教育他要珍惜时间,学贵有恒。他说“青年学生时代最大的毛病是不好学”,建议孩子们可以实践下父亲传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学要有恒,尤要专心”。有一次,董良翚拿一道不懂的几何题问父亲,他思考了好久也没做出来,但是把解题思路写出来供女儿参考,然后要求她再想想;过两天谈话,又说起几何题,董必武叮嘱女儿要问问老师和同学,把题目弄懂。当天晚上女儿去他房间时,发现灯光下他半躺在床上已经累得睡着了,手里还捏着那张发黄的纸片,在思考那道几何题。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的乐趣与作用恐怕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各人天赋不同,读了书不一定扬名立万、位居高官,但是一定是明理的、于社会有用的一分子。好读书、读好书,大概算是董必武留给孩子们的宝贵私人遗产吧。
(来源:《学习时报》2017年5月8日)
用钱要记账
抗战期间,董必武在国统区工作,经常教育工作人员:我们共产党人要讲革命不要讲阔气。他总是穿着最常见的长袍马褂,戴着最便宜的礼帽,脚蹬最普通的皮鞋,闯街过府,在敌人的龙潭虎穴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5年,董必武参加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董必武有一笔可观的置装费和生活费,但他不仅手过千金分文不沾,而且还“克扣”自己的费用,在个人生活上精打细算,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当时发给他的置装费是1300美元,他到美国后请同志帮忙选购,要求不要选太贵的衣服,最终在成衣店买了一套25美元的西装,穿着这简朴而合身的服装出席联合国大会,省下了1275美元的置装费。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他也十分节俭,不住豪华宾馆,从不到大餐馆用餐,还经常自己做饭,最终省下了1260美元的生活费和200美元的交际费,这些省下的费用都被董必武用来贴补购买《新华日报》急需的印刷机、英文打字机和出版英文版《解放前实录》等,全部用在了革命事业上。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等领导职务,但地位越高、荣誉越大,董必武越戒奢从俭,不仅拒绝额外的特殊照顾,连正常给予的待遇也力求简化。每天早起后,他泡上一杯普通的西湖龙井,一天之内只能续水、不加茶叶。他爱用牙签,但是用过以后总舍不得丢,总要拿来蒸一蒸之后再用,直到用烂为止。牙刷也是一样,用到毛都卷了也不换,断了以后放在火上烤一烤,粘上继续用。用纸方面也如此,董必武自己说:“我在用纸上是最富的,也是最穷的”。他常写东西,所以用纸多,是富有的;可是他一张小纸片也舍不得浪费,很多作品都是写在旧台历纸、晚会节目单、废旧请柬上的,而且正反面都写上字,所以自嘲是最“穷”的。
他对孩子也一样,一分钱、一粒米都不能浪费。女儿董良翚现在还记得父亲教她“粒粒皆辛苦”的事。当时她还小,三两口扒完饭丢碗就要跑,父亲叫住她,说:碗里、桌上有多少饭粒?“粒粒皆辛苦”,粒粒不能丢!父亲严肃地要求她:把米粒捡起来吃了。她感慨说:当时真嫌它脏,不想吃。后来经历了生活,去了干校劳动,才明白父亲的苦心。
平时生活中,董必武要求孩子们用钱必须记账,他对子女们说:要你们用钱记账,不单是怕你们多花钱,而是要胸中有数。这样做,养成习惯,将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要用钱的时候,就会从实际出发。
绝不能要求特殊照顾
董必武在党内地位和声望很高,但是他从不通过个人关系办私事,也教育子女绝对不能以他的名义要求特殊照顾、享受特权。
新中国成立后,有的亲戚看到董必武在北京做了“大官”,就希望他在私事上“关照关照”。董必武对亲戚们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一概坚决拒绝,并说: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不要从他这里打主意,应该通过自己所在单位的正常途径申请解决。他给亲友们写了一封“通函”,告诉他们不应通过领导干部个人关系办私事。
对身边工作人员董必武要求很严,他有个著名的“约法三章”:不许向地方上要东西,不许假借自己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特殊化,不许接受礼物。每逢新同志到他身边工作,他都会当面申明这三条规矩,严肃地说:谁违反了我送谁去公安局。
在董必武的严格教育下,他的三个子女小时起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不吃零食,做事待人讲究老实本分,从不提父亲是“董必武”,从不摆架子,儿子董良羽自嘲是“想摆也摆不起来”。儿子董良翮高中毕业后,董必武要求他:“干部子女不能特殊,良翮还是下乡插队去”,就把他送到了河北省的偏僻农村插队落户。董良翮在农村十分努力肯干,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生产队的党支部要发展他入党,董必武得知后坚决反对,他说:你才下乡两年,时间还太短,再过一段时间,再看看,严肃考察考察再说。又过了两年,董良翮凭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当上了大队干部,董必武又特地叮嘱他:你是革命的后代,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和群众同甘共苦,决不能高人一等。
在工作中,董必武要求:妻子和孩子们不能进他和秘书的办公室。有事情可以在门口招呼他,离放文件的小茶几隔着一两米远,他就先把文件对折露出全白的纸面。工作上的事情他从来不说,也不要孩子们随便打听讨论。董良翚回忆说:父亲和我之间有着这种默契,父亲从来不把不应该让我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也从来不在我们在场的情况下谈论工作上的事。我们也从来不去打听任何国家机密。
学要有恒,尤要专心
读书学习对有的人来说不是一种规矩,但在董必武这里却是言传身教、实实在在的董氏规矩。
董必武是前清秀才,满腹诗书,后来参加革命也不忘读书,甚至在长征路上,他都随身背着书,走到哪儿看到哪儿写到哪儿。新中国成立后,工作之余,董必武总是手不释卷。65岁了他还自学俄语,学习的精神令人十分感动。
董必武不仅自己孜孜不倦地学,而且还勉励子女亲属和所有晚辈们学,他还给身边工作人员定学习计划,圈定报刊上的好文章要求他们学,定时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董必武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严,而且亲力亲为。他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练大字,说:“中国字是方形,要写得好就得掌握平、正、匀、熟的要领。”他还亲自给孩子们挑书,多次说过:“如果我死了,送你们兄妹三人各一套《资治通鉴》。”董良翚有段时间身体不好,休学在家,董必武就去书店里,蹲在书堆里上上下下地翻找,花了大半天,给女儿挑了一本叫《万象》的图案画册,供她学习参考。
“鼓足劲头持久战,青春不再莫蹉跎。”这是董必武写给董良羽的一首诗,教育他要珍惜时间,学贵有恒。他说“青年学生时代最大的毛病是不好学”,建议孩子们可以实践下父亲传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学要有恒,尤要专心”。有一次,董良翚拿一道不懂的几何题问父亲,他思考了好久也没做出来,但是把解题思路写出来供女儿参考,然后要求她再想想;过两天谈话,又说起几何题,董必武叮嘱女儿要问问老师和同学,把题目弄懂。当天晚上女儿去他房间时,发现灯光下他半躺在床上已经累得睡着了,手里还捏着那张发黄的纸片,在思考那道几何题。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的乐趣与作用恐怕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传统的家风”,各人天赋不同,读了书不一定扬名立万、位居高官,但是一定是明理的、于社会有用的一分子。好读书、读好书,大概算是董必武留给孩子们的宝贵私人遗产吧。
(来源:《学习时报》2017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