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艺术

2019年4月下旬,我有幸参与了全国重大典型杜富国英雄事迹的新闻宣传。在一周时间里,共采写了1篇消息、1篇评论员文章、1篇长篇通讯和3篇启示录。消息主要突出典型的核心事迹,评论主要揭示典型的精神内核,通讯通过主体事迹展现了典型的引领作用,3篇启示录,作为深度报道分析了杜富国的成长足迹、时代价值及新闻意义。6篇稿子内容互补,各有侧重,达到既有宣传质量,又有报道规模的目的。在此,我就结合这次采写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一、站位要高,深入挖掘典型人物的精神内核

大典型要有大视野。宣传杜富国这个全国重大典型,不能像一般稿子一样,随便提炼个主题,选个角度,只要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就可交差,而应放眼我们所处的这个特殊时代去审视,放眼强军兴军实践去考量,放眼改革转型背景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典型所特有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

事实上,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典型,都不可能脱离所处的时代,不可能脱离职责使命,不可能脱离担负的工作任务。他的身上,肯定会留下无法磨灭的时代烙印和特有痕迹,关键是我们能否去发现、去感知。

杜富国的事迹很突出、很典型,他把听党指挥的信仰信念铸入灵魂,把能打胜仗的价值追求落到战位,把征战雷场的使命担当扛在肩上,把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牢记心头,把奋进奋斗的冲锋姿态化作人生常态。他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时代楷模,一定会有很多主客观因素的促成。作为记者,我们应该选择恰当的角度去观察。

不同的站位会有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思考会有不同的新闻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贯彻学习。学得怎么样?有哪些成果?杜富国的事迹恰好就从一个侧面回答了这些问题。

杜富国的事迹再突出、再典型,如果孤立地看,只有个体意义,没有普遍价值;只有将其看成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哺育的成果、强军兴军实践大背景下的产物,这个典型才具有时代意义,才可能写出层次。因此,我们把杜富国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茁壮成长,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百炼成钢,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奋斗新时代壮美篇章的感人事迹,作为消息的主体去反映。事实证明,典型,只有赋予时代价值,才会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定位要准,客观展示典型人物的时代风采

典型定位,就是以典型事迹为基础,对典型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典型定位准不准,直接决定典型能否立得起来,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典型报道成功与否。

杜富国的典型定位是有共识的,即“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宣传这个典型,无疑应聚焦这一定位,集中宣传他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里、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立足本职岗位投身强军实践的价值追求、一切为了人民不怕流血牺牲的家国情怀、直面艰难困苦勇于奋斗担当的意志品质。只有定位准了,才能通过杜富国的宣传,充分展示陆军部队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的生动实践;只有定位准了,才可能紧扣主题,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只有定位准了,宣传出来的典型才可能特点鲜明、符合实际,让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确实是“杜富国”。

在这一定位基础上,不同的媒体又应该结合自身担负的任务,不同的读者对象各有侧重。比如,新华社通稿的题目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作为国家通讯社面对的是全国受众,定位于此可以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强化关注军队、关心军人的国防意识,进一步形成尊崇军人、崇尚英雄的时代风尚。但对《人民陆军》报来说,读者对象主要是陆军官兵,应着眼让陆军官兵通过学习杜富国先进事迹,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因此,我们的定位是“新时代的士兵楷模”。这样做,既符合总的定位,又有《人民陆军》报的特点,似乎更准确一些。

三、感情要真,悉心体察典型人物的情感世界

作为一名记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打动读者,首先要打动自己。随着采访的深入,我越发感到,杜富国的确是一位信念坚定、心系家国、勇于牺牲、自强不息的英雄战士。他的父亲比我还小5岁;他也只有27岁,与我的孩子同龄,可他为了人民的利益勇闯雷场,为了边境的安宁挥洒热血,为了掩护战友失去双眼双手,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风采荣光。

采访中,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进入父亲的角色,以父亲的情感体察感悟他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作为一名年轻战士,他能否承受面临的残酷现实?今后的生活会怎么安排?令我感动的是,负伤后的杜富国不仅没有被现实困难所压倒,而且意志坚强、乐观向上,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

得知失去双手双眼的残酷现实,他平静得异于常人,部队和医院为他准备的几套心理疏导方案都没用上。手术后两个月,他就迫不及待请求恢复训练,希望能装上智能手重返雷场。依托康复跑步机,他3000米的最好成绩曾达到过13分08秒,许多肢体健全的人都难以企及。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播音、练写字,讲述扫雷故事、传播强军力量。这种坚强刚毅、豁达乐观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看到自身差距,汲取了奋发向上的力量,让我在采写过程中始终充满激情。

采访中的任何一次深入,都会给我意想不到的丰厚馈赠。杜富国负伤的雷场,就在老山主峰附近。我的一些战友曾在老山轮战,对老山有着特殊的情感。老山雷场之行,不仅让我得到难得的亲身体验,还重温了埋藏于此的英雄记忆。这次特殊经历,深深激发了我的新闻灵感,通讯的开头即由此而入。

四、角度要新,精巧把握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

任何一个典型,无论规格有多高、题材有多大,都得寻找一个好的角度,否则很难写出新意。怎样选一个好的角度?我感到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

一是立意高远,不能小鼻子小眼。这就要求我们抛开典型看典型,不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杜富国不是一个孤立的英雄,而是一个士兵群体的代表。因此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究竟代表着哪个群体?这个群体有哪些特点?这么一想,就明白了他代表的是整个90后官兵。长期以来,人们对90后官兵普遍的印象似乎是: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优越、吃苦精神差。这自然就会带来疑问:这些兵将来能不能上战场、打胜仗?而杜富国的英雄壮举恰恰对此作出了肯定而响亮的回答。消息的原标题是《90后士兵杜富国以英雄壮举作答胜战之问》,后来感到这个疑问,不仅仅是“胜战之问”,也是“时代之问”,于是在见报时把标题改为《90后士兵杜富国以英雄壮举作答时代之问》。这个标题立意显然比原来要大气一些、高远一些。

二是选材典型,不能笼统含混。应把先进事迹中最典型、最亮眼的东西拎出来,给读者的不是笼统的概念、标签,而是鲜活感人的素材,这样才能让编辑的眼前一亮、触动读者的心灵。消息的标题还改了一个地方,就是将“英雄壮举”改成了“雷场壮举”。标题作出来后,我感到“英雄壮举”还是有些概念化,最后改成“雷场壮举”,这样就更具体,更贴近杜富国了。

三是切口要小,不能老虎吃天。任何典型,不管他的事迹再丰满,都得选一个适当而巧妙的切口,而后步步深入、充分展现。杜富国的事迹很丰富,“雷场壮举”只是他众多先进事迹里最耀眼的事迹。这个切口很小,由此入笔,可以很方便地顺藤摸瓜,展现他的核心事迹。

五、落点要实,极力彰显典型人物的引领价值

一个典型光是站位高了、定位准了、角度新了还不够,还要看落在哪里。我们学习杜富国,不可能都去扫雷、都去负伤致残,而是要学习他投身强军实践、建设一流军队的价值追求,视人民利益高于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使命担当。

杜富国在戍守边疆、征战雷场的行动中,以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直面磨难的刚毅品格,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职业特质和崇高品质。他的先进事迹,恰好就体现在这里。作为以陆军士兵为主要对象的《人民陆军》报,把落点放在培养新时代革命军人上,既揭示了典型的精神特质,又适应了时代需求。因此,主通讯就是以灵魂篇、本事篇、血性篇、品德篇四个部分加以区分的。这样谋篇布局,主题相对比较鲜明,脉络相对比较清晰,官兵学起来方便省劲,可操作性相对也强一些,便于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