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艺术

樊梨花,中国古代女英雄,以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等多次演绎,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人物关系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樊梨花

  • 出生地

    西凉(西突厥)

  • 国籍

    西凉(西突厥)→唐(大唐帝国)

  • 兵器①

    九凤朝阳刀

  • 兵器②

    凤嘴梨花枪(别称:落影追魂)

  • 座驾

    桃花马

  • 别名

    樊元帅

 
  • 儿子

    薛刚、薛强

  • 信仰

    道教

  • 朝代

    唐朝

  • 夫君

    薛丁山

  • 职业

    天下都招讨、征西兵马大元帅;一品诰命镇国夫人;威宁侯。

  • 民族

  • 主要成就

    平定西北边患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樊梨花樊梨花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关主,后投唐(樊父原系隋将,归依突厥[1]。樊梨花智勇双全,美貌绝伦,其自嫁薛丁山为妻,协助薛丁山登坛挂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其一生故事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视剧、电影、歌舞戏剧等。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

樊梨花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和花木兰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似乎还要浓厚一些。《说唐》《薛家将》在讲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时,无一例外都要讲到这样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古代女子。

樊元帅俗名樊梨花,薛丁山的妻子。她自幼随梨山老母习艺,历时八载,武艺高强。她乃是薛家父子征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绣戎刀无可匹敌。於薛仁贵身亡后,继任征西大元帅,终至西凉之乱敉平,因居功厥伟,唐高宗时加封为威宁侯、镇国一品夫人。

樊梨花顾全大局、聪慧勇敢、忠于爱情的艺术形象,经过民间的传说、说唱、演义等不断的再加工、再创作,愈加鲜明、丰满,广为流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薛丁山与樊梨花的故事是以唐贞观年间平定西北边乱为背景,描述了一幅热血儿女平乱定边,沙场挥戈的壮阔画卷。其中的薛丁山三请樊梨花最为脍炙人口,被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广为传唱流传不衰。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完成了豫剧电影艺术片《樊梨花》,2000年央视完成了东北地方戏曲艺术电视剧《三请樊梨花》,如今又被港台的电视人拍摄成电视剧,使故事的艺术载体更加丰富。

今天我们听到评书版的《薛家将》,再看看最初的《说唐三传》,恍如隔世。唯有原著留下的樊梨花,成长为薛家将真正的灵魂人物。“命运,能奈我何?好气魄!” 所以说樊梨花也是《说唐后传》、《说唐三传》整理的初唐传说当中,为中华文化贡献的唯一的一个精华人物。

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她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妇女伟大的独立于世的精神。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载体

樊梨花形象最早源出上溯至唐代,见于各地史志稗史,后历代以樊梨花樊梨花传说、话本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清代,乾隆年间中都遗叟杂采历代民间传说、角本子编纂成讲史小说《说唐三传》,又名《异说后唐三集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全传》,后人亦称《征西全传》;如莲居士编辑成《反唐演义全传》等书,典藏于经文堂。

《征西全传》,书中叙述樊梨花与薛丁山马上订亲及薛丁山三休三请樊梨花的故事,给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故而在民间有很大影响,戏曲中一些剧目即取材于此,如《寒江关》、《马上缘》、《三休三请樊梨花》、《姑嫂英雄》、《梨花挂帅》、《梨花巡营》等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相关剧目至今在舞台上盛演不衰。

京剧婺剧豫剧越剧秦腔粤剧、昆剧、黄梅戏歌仔戏等剧种都有该剧的传统版本。

明清讲史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历史、英雄传奇采自民间口头传说,经文人创作加工为案头读物,随即又为广大的市井说唱艺人借鉴为话本,口传心授、世代流传,后来也有人整理为“说书体小说”.以纯散文形式出版。由民间演义、杂说到说唱,再到“说书体小说”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得到提炼,人物形象愈加丰满。在众多有关樊梨花故事的说书体小说中,西河大鼓名家黄佩珠所作《少西唐演义》对樊梨花形象塑造的再度加工创作,就最具代表性。

折叠编辑本段中国歇后语

樊梨花下西凉------马到成功

樊梨花救援北平关------不记前怨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作品

如莲居士:《反唐演义全传樊梨花樊梨花

清代无名氏《唐薛家府传》

中都遗叟:《说唐三传

陈丽君《大西唐演义》《樊梨花》

单田芳《薛丁山征西》《薛家将》

陈青远《樊梨花招亲》

郝艳霞《薛丁山征西》

黄佩珠《少西唐演义》

刘林仙《薛丁山征西》

陈凤芸《薛家将》

石连君《樊梨花》

张震佐《薛家将》

刘兰芳《樊梨花》

张少佐《薛家将》

樊梨花富于反抗、聪慧勇敢、忠于爱情的艺术形象,

刀马旦《樊梨花》

国画《三请樊梨花》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考证

折叠巾帼英雄樊梨花手栽木瓜树千年茂盛

河北省蔚县许家营村有一棵1000多年树龄的木瓜树。该木瓜树又称“文冠果树”,据河北《蔚县县志》记载:该树是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带兵在许家营歇马时栽下的,至今根深叶茂,并仍然挂果,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折叠辽东历史名城------威宁营

威宁营(以樊梨花的爵位而得名的古城)

威宁营历史悠久,在此地曾出土过战国“刀币”、汉代“五铢钱”和北宋 “皇宋通宝”铁钱等,古城遗址处还出土了一些古代陶器,这些珍贵的文物收藏在本溪市博物馆中。据《东三省古迹遗闻》书中记载:威宁营在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十里许,南临太子河,东西环山,北为通奉要道,形势险要,是辽东重镇也。在唐朝薛礼征东时,屯兵于此,依山沿河筑城为营。唐代著名女将,一代巾帼豪杰樊梨花被册封“威宁侯”,方圆百里作为封地,威宁营便得名于此

另本溪地区还有很多‘薛仁贵征东’的历史遗迹。如‘滴水寺’是李世民所封,南芬的‘思山岭’、‘下马塘’等。据考证,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的点将台就在威宁营城北墙下,点将台用青砖垒砌,里面用黄土夯实,长25米,宽14米,高2米。台上有一间“九圣祠”,祠前左右各有旗杆,“九圣祠”供奉中国历代九大圣人,东侧长有一棵高大粗硕的古松。

折叠鸣沙山------沙山藏营的典故

鸣沙山,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乃楞格尔草原交汇的鸣沙山鸣沙山地方。鸣沙山,顾名思义,就是会发声的沙子堆积成的山,沙山藏营这个古老的传说,源于何时何地,不少人过去对它还是一知半解。如果翻阅一下《镇西幺土志》,那就会了解到,位处东天山北麓的鸣沙山,不仅是哈密境区一处奇妙的游览胜地,也是沙山藏营这一古老传说的源地。

贞观年间,唐朝为平定西域各国归顺朝廷,唐朝皇帝下旨命樊梨花率兵西征,樊梨花奉命率兵出关,在带兵途中,就曾有一营女兵在鸣沙山一带同突厥铁骑遭遇,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唐兵终因寡不敌众而全部阵亡。当樊梨花率大军赶来打败敌军后,才将女兵遗体埋葬在沙山之下。另有一说是当年樊梨花带兵路经沙山时,将一营兵马扎营在鸣沙山下,没想到一夜之间狂风大作,越刮越猛,到第二天便把大部分营帐和兵马深埋在黄沙之下。等风停歇后,雨淋不垮,那声音犹如战鼓擂擂,铁蹄杂沓,兵戈相击,娇叱阵阵,旌旗烈烈,刀枪磕碰回荡于耳畔不绝。听了这个传说的人,在聆听那轰鸣的声音时也仿佛置身于那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衰草凄凉的古战场之中。

鸣沙山北麓现存在古兵营和樊梨花马桩等遗迹。

折叠寻访最早的中国“丝绸之路”

地名的起因,其实就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一个地域的指认,受到如此的历史往事所感染,便出现的这个地名。

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西征,到樊家营子古驿站古代驿站文化。

贺兰山苏峪口樊家营子西边有一称为“黑泥沟”的山水沟,一条古驿道隐藏在荒草乱石中,这条古道,就是早年阿拉善(又称:定远营)连接宁夏、银川的“丝绸之路”古驿道,是中国“丝绸之路”的生命线。它一直使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自从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西征时曾经踏上银川贺兰山,就在贺兰山中部西侧一块较为平缓的坡地上扎下了营盘,从而留下一段传颂千古的樊家营子真实的史话。

“樊家营子”,一千多年过去了,就这样被叫响了千百年。对于山西商人来说:樊家营子位于贺兰山西侧,奇峰峭立,林壑幽美,这条线其实就是最早的中国“丝绸之路”,宁、蒙通道,从银川到毗邻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必经之路。也是山西商人长途贸易休息避暑的好地方。

樊家营子在阿拉善和银川地区妇孺皆知,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特征。能够在横跨唐、明、清几个朝代的1300多年间,以锐不可当之势驰骋于中国的商贸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范围波及整个中国“丝绸之路”,以及蒙、俄、西亚和南亚等地。

中国“丝绸之路”樊家营子的古驿站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延续了唐太宗李世民开创1300年的中国“丝绸之路”贺兰山苏峪口樊家营子古代驿站文化。唐代镇守边关不修万里长城,实现着大唐“天可汗”、“会盟”人文精神,弘扬了中华文明长城民族的君子品德。

折叠编辑本段遗迹览胜

折叠樊梨花与焕彩沟

哈密焕彩沟汉碑位于哈密市北45千米的焕彩沟沟口,碑体焕彩沟焕彩沟长33.2米、宽3米、高2米的方体天然石头。碑的南侧右端残存汉文“维汉永和五年六月十五日”和“沙海”字样,初刻于东汉。碑的西面左端刻有两行楷书,隐约可辨首行“唐姜行本”四字及末行“贞观”“十四年六月”,为唐人利用汉碑而刻。“焕彩沟”三个大字是清代所刻。

这里曾是唐代樊梨花行军途中休整的地方。因为从这里越往山里走,天气会越凉,若回头往山外走,天气则会越热,所以樊梨花才传令人马在此停留,进行了点将换装,并为死难将士在这里准备了棺木,当时人们见此情景,便给此处留名叫棺材沟。棺材沟一直沿用到清代,一次宁远大将军岳钟琪路过这里,听说这条沟叫棺材沟,觉得很不好听,也不吉利,又看到沟内那斑斓夺目的众多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便下令改为今日的焕彩沟。

1990年焕彩沟汉碑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折叠沙山藏营

沙山藏营是大唐贞观年间,在距长安西去千里有一要塞叫寒江关,它是西凉国(今天的甘肃天水)与大唐交界的重要隘口。寒江关的守将是樊洪,他有一女叫樊梨花。樊梨花自幼习武,练得一身精湛的本领。唐朝为平定西域各国归顺朝廷,唐朝皇帝下旨命樊梨花率兵西征。樊梨花奉命帅兵出关,在西征中,先派一营女兵探路,在走进草原柳条河边的沙山子时,没想到突然同埋伏在沙山附近的突厥铁骑遭遇,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结果终因援军未能及时赶到,女营寡不敌众,伤亡残重。当樊梨花率大军赶来把敌军打跑,才将壮烈牺牲的战士埋葬于沙山之下。

折叠北庭都护府之独山守捉城

木垒县地处天山北麓,东与巴里坤接壤,西与奇台县毗邻,南与鄯善县、哈密市相连,北与蒙古国交界。该县的文化遗迹有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和唐代独山守捉城、古代传递军情的烽隧、鸣沙山等。著名的军事重镇独山守捉城就坐落在今县城南唐朝破城子。戴良佐先生的《庭州纵横》中提到:木垒县独山守捉,今地在县城南的唐朝破城子。这是樊梨花西征时攻克的要塞,所在的村落也称为“梨花村”。此城部分城墙残存,后来元代的独山城,就是沿用唐代守护城垣。

折叠走马巴里坤

巴里坤秦末汉初称“蒲类”,唐时归入中原版图,并置蒲类县。史书记载:这里是“投笔从戎”的班超与匈奴初次交锋的地方,也是樊梨花征西的战场。巴里坤又是中原人走西口的必经之地,是“新疆汉文化的仅有的沃壤”。

巴里坤县城中的阁楼,是为纪念唐朝巾帼英雄樊梨花征西而建的。

折叠有一尊石人名叫樊梨花

在新疆塔城地区的托里县和额敏县的草原上,至今保草原石人像草原石人像留着一些用花岗岩雕制的草原石人。

据《北史·突厥传》和《隋书·突厥传》记载,突厥战士生前杀一人,死后则在墓前立一石,有的成百上千,以此来昭示突厥武士的显赫战功。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对新疆伊犁考察时,发现了几尊石人,经过初步研究之后,他第一次提出:“新疆草原石人就是突厥石人”的观点。突厥,从公元六世纪中叶建国,到九世纪中叶灭亡,前后历时280余年。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蒙古国和我国新疆发现的众多武士型石人,是突厥汗国留在草原上的惟一历史见证

这尊罕有的草原女石人由整块匹花岗岩所刻制,如真人搬大小,两道柳叶眉,前额如串珠的饰品,是位典型的中原美女,原形是唐朝女将樊梨花西征时的雕像。这一传说是从当地哈萨克族牧民中收集来的,而当地哈萨克族牧民则又是从以前生活在当地的蒙古族牧民中得知的。

草原女石人离一户牧民家的毡房不远。初见这尊石人时,只是一个背影,石人伫立在山间草地的中央,远远望去就如一截飞来的石柱插在平坦的草原上。石人弯着腰,似乎在舞蹈。走到石人正面,石人质地为灰白色花岗岩,下面是一圈没有草的黑土地。石像面部隐约可见凿磨粗糙的线条,胸部很随意地用两个圆就代替了。显然这尊石人的原型是位柔媚的女性。

拉开一定距离再看石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位体态柔美,面目娇好的中原女性,尤其是那两道柳叶眉,以及前额处如串珠似的饰品,将这尊石人复原成了一位楚楚动人的古代仕女图中的美女。

草原石人在北疆牧区并不罕见,然而,这尊石人无论是从凿磨风格,还是从人体面部表情上而言,均呈现出“另类”特征。再仔细看看这尊石人简直就是一位有着魔鬼身材,又不乏刚烈和睿智的美女。樊梨花石像,虽历经世事风雨,却犹见挥戈平西气宇轩昂的巾帼豪气。其实樊梨花的故事并不是只有额敏有,在不远的裕民县怪石峪也有西征的樊梨花跨下白马化作的“镇河狮”。

折叠无底湖------樊梨花的宝镜

无底湖位于谷地的南端洼地,最奇特的是湖面虽然有约40000平方米,可是这座湖却深深地隐藏在山前的平坡上,如果不到跟前,你根本看不到这座神奇的无底湖。

相传,唐朝大将樊梨花率军平定西部,至巴依木扎时,感到此地水草丰茂,地势险要,是作战布兵的好地方。于是安营扎寨,并在巴依木扎河北边修筑了调兵遣将的点将台,离点将台约20米处立一约1.6米高的石柱,作栓马桩,在这儿开始了平定突厥进犯的征战。樊梨花带领将士们打退了突厥人的多次进攻,在一次战后间歇时,樊梨花拿出一面铜镜对着梳理凌乱的头发,一会儿,战鼓又擂响了,原来突厥人又发起了进攻,樊梨花只好跨上战马,带领将士们冲向敌阵,无意将铜镜遗忘在了草地上,后来铜镜变成了一个湖,也就是现人所说的巴依木扎湖(无底湖)。

巴依木扎无底湖

无底湖呈椭圆形,周长大约1000米,长年四季无论天旱水涝,湖水总量始终不变,更使人奇怪的是,与它相近的巴依木扎河的水是淡的,可湖里的水却是咸的。据说,是因为铜镜长年携带在樊梨花身上,征战的汗水浸注在铜镜上,铜镜沾上了汗咸味,所以湖水也就成了咸的。后人为了纪念樊梨花的丰功伟绩和平定西部做出的贡献,将她拴马的石桩刻上了她的头像。

折叠樊梨花点将台

在巴依木扎山口,离无底湖东北约3公里的塔尔巴哈台山脚下,耸立着一个高约2米、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土夯建筑,这里只剩下一个大坑和几面残墙埋在地里,这便是樊梨花的点将台。从它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造型看,确实是一个用来调兵遣将、排兵布阵的地方。站在这里,似乎可以看到当年的樊梨花西征来到这里挥斥方遒、

如今,额敏县政府、巴依木扎驻地边防连借助樊梨花点将台这一历史故事,在离樊梨花石像2公里处的前哨哨楼左侧修建了樊梨花点将台石碑,碑上刻有樊梨花西征到此平定突厥进犯征战故事的碑文。

折叠大同新荣区部分地名的来历

五旗、马厂的来历:

大唐初建,今新荣一带匪患成灾,百姓苦不堪言。薛仁贵带兵征西,以儿媳樊梨花为先锋。

一日,樊梨花带兵行至今五旗村埋锅造饭。探马来报:“马头山下西夷屯兵十万,已起程来犯,扬言要活抓先锋官”。樊梨花智生一计,命令士兵四处点火,佯装造饭;以芦席盖博土丘,假粮堆,并于营中大树‘薛’、‘樊’、等五面大旗。敌军远远望见,误以为唐军至,不敢轻举妄动,便缩了回去。等候探明真相再来犯,结果等来薛仁贵的援兵,唐军大胜。

大同新荣区

唐军获胜后,薛仁贵驻军庄窝城(今李三窑),辟兵马场于今马厂村。后人为纪念薛家将剿“匪”之功德,为这两村起名库‘五旗’、‘马场’,‘马场’后演变为‘马厂’。

折叠演营寺

三阳川,和樊梨花有关的地名除了樊家城,还有演营寺、樊家寨子以及五虎闹人山。五虎闹人山是葫芦河峡谷里的一座孤城,这里曾是樊梨花囤积粮草的地方,也是她为自己留下的退守之处;樊家寨子离演营寺不远,而演营寺就是樊梨花的扎营驻军、演兵操练的营寨。

折叠白桑关镇

白桑关镇地处秦岭余脉,位于郧县东北部,209国道穿境而过,距车城十堰仅70公里,是入豫通陕的必经之地。白桑关镇民风纯朴,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俯拾皆是。

白桑关镇有一条沟叫战马沟,此沟因唐朝女将樊梨花而得名,那是樊梨花曾结寨屯兵的地方。

唐贞观年间,樊梨花打了败仗退到白桑关,驻扎于石门山上,招后买马进行操练,等到兵多将广时再战。有一天,忽听山下人呼马叫,还有一个女子呼天嚎地哭个不停。樊梨花见事情蹊跷,马上带领人马下了石门山。只见一恶霸正带领一伙家丁抢一女子。樊梨花催马上前,与这群强盗厮杀起来。他们打出七里战马沟,杀进八里拉马坪,追到九里岗,恶霸跑地求饶,说愿意剁手指头为凭证,决心改恶从善,再不欺负百姓,还答应把全部家产充作军用,归顺樊将军,为振兴大唐出力。樊梨花收下这恶霸进行精心调教,兵力大大增强。

后人为纪念樊梨花,就把这条沟叫做战马沟,樊梨花驻扎的山寨便叫梨花寨

折叠河南南召樊梨花古城寨遗址

在河南省南召县白土岗乡境内的五垛山上,发现了一座十分完整的唐代巾帼英雄樊梨花的城寨遗址。据悉,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樊梨花遗迹。

现存的樊梨花寨遗址, 是一座约有2 0 亩地大小的石城,虽已成残垣,但轮廓清晰,石城门保留完好,城墙四角发现有地井和暗道。石寨外有平整的土地5 0 多亩,现留有完整的石碾和石磨。还有樊梨花的跑马岭、饮马泉、压弓垛、乱石阵、钟鼓楼、大小客厅等。

折叠火药山与九眼楼

延庆火焰山:高1141米,峰型一般,因其九眼楼和长城结点,才算胜地。火焰山又称火药山,传说唐朝女将樊梨花曾在此制造火药,并大败番将杨凡于掸马峪。至今还有当年樊梨花制作火药的碾盘。

火药山东西线一带,在唐朝时即是边防地区,像‘晾马山’、‘火药山’等都是女将樊梨花留下的遗迹与传说。

樊梨花点将台:九眼楼的西边,为樊梨花的点将台,这里气势极为雄险,是驻守在这里的士兵将领的营地。据史料记载当年著名的巾帼英雄樊梨花,曾引军驻守于此。这段“野”长城的陌生和攀爬难度对于人们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传说

折叠圣泉山观音寺的传说

据传,唐代著名女将樊梨花镇守幽州北境,一次与北国交兵,被困九龙山(即如今的圣泉山)下,敌强我弱,命悬一线。情急之中,樊梨花合掌急呼:“观世音菩萨显灵!观世音菩萨助我!”观世音菩萨闻听呼救,立即点化九龙山的九条伏地青龙,请它们施救,成就殊胜因缘。九条青龙欣然领命,立即兴风布雨,在军阵上空下起倾盆大雨。交战双方被大雨浇得睁不开眼抬不起臂,自顾不暇。乱军中,樊梨花率兵突围而去。

事后,樊梨花感念观世音菩萨救命之恩,遂在九龙山云兴之处,为观世音菩萨建寺塑像,以为永久供奉。此即为圣泉寺之来源。

折叠鸣沙山的传说

相传,唐代著名女帅樊梨花曾多次挂帅西征,有一次西征时,因这里水草丰美,于是有一营女兵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结果夜间突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飞沙走石,黄尘弥漫,目不能视,整整刮了7天7夜,风停歇后,这里就多出了一座沙山,而驻扎在这里的那一营女兵也同时葬身沙山。

从此,每当夜深人静,就会从沙山传出雷似的声音,当人们攀登沙山,踩动流沙时,也会发出类似的声响,人们都说,那是女兵们没能归家,怀念家乡而望空长泣,挥泪饮泣。

还有一个版本的传说,和这个有点类似,但又截然不同。

也是唐代女帅樊梨花挂帅西征,当行军至此地,突然与敌军遭遇,于是展开一场恶战,有一营女兵在这里集体遇难,全军覆没。或许是正义的悲惨结局感动上天,又或许是这些花样女子的英魂为不使自己无暇的肉身再受敌酋狼吻的摧残,当樊梨花帅部凯旋回朝,走到这里时,突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黄尘弥漫,飞沙遮日,整整刮了7天7夜,风停歇后,草原依旧翠绿,山水溪流依旧潺潺,但这营女兵牺牲的地方却平地出现了这座沙山,历经百年,这堆松散的沙子却风吹不走,雨淋不垮。每当夜深人静,就会从沙山传出雷似的声音;当人们攀登沙山,踩动流沙时,也会发出类似的声响。那声音犹如战鼓擂擂,铁蹄杂沓,兵戈相击,娇叱阵阵,旌旗烈烈,

折叠星星峡的传说

嘉峪关门出城,城外就是古人所说的西域了。在内地人的眼中西域永远是一片荒蛮之地。自古以来,从内地走出的汉人习惯了儒家文化文雅恭谦的氛围。他们走出陇西高原,进入河西走廊,当满目的荒凉进入视野,便会感怀各种去国离乡的愁绪。“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过去,星星峡是写成带反犬旁的“猩猩峡”,后来才改写成天上星星的“星星峡”。

这其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唐朝初年,樊梨花带兵征西,她在西凉国大破番兵之后,队伍便直驱西域边关。这西域守关的大将,青面獠牙,生得十分险恶,原来是一头猩猩变的。这头猩猩说起来也是颇有来历的。那是樊梨花在东北守边的时候,在阵前俘获了薛丁山,她与薛丁山成了亲。

接着她活擒了表兄白虎关的守关大将杨藩,杨藩又被其义子薛应龙处死。后来杨藩转世后,名叫舒宝童,总与樊梨花做对。舒宝童原是猩猩转变,生性凶恶狠毒,他能使六把柳叶飞刀,骁勇无敌。樊梨花本是黎山老母的弟子,智勇双全。经过几次交战,舒宝童抵挡不住樊梨花,被樊梨花一枪挑于马下,樊军得以长驱直入西塞。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将士们提议把这个关口起名为猩猩峡。

后来为啥把反犬旁去掉呢?

原来这星星峡山上,有一种上好的莹石,每到夜晚,这些石头就闪闪发光,远远看去好像天上无数的星星在闪烁。酒泉城里有个人,带着驮队到高昌国做生意路过这里。夜晚,他发现这闪光的石头,以为是宝,便让手下人装了几口袋石头驮回酒泉城,找来玉石工匠将这些石头做成白色的高脚酒杯,进贡到长安,引起了不少文人的雅兴,写了好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之类的诗句。

正因这夜光杯出了名,再者石得名星星石,山得名星星山,山之峡亦取名星星峡。由此“猩猩峡”便改成了如今的“星星峡”。

如今,进入新疆星星峡前的马莲井就有一座樊梨花庙。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诗词

《沙山怀》樊梨花画像樊梨花画像

雾里辕门似有痕,

浪传四十八营屯。

可怜一夜风沙恶,

埋没英雄在覆盆。

《巴里坤—凉》

六月飞雪巴里坤,冰雕雪塑环宇城。

好奇狂客若至此,笑谈梨花樊家军。

藏头诗·樊梨花

樊 哙本是汉王将

梨 树下面把酒尝

花 开花落随刘邦

女 儿情长放一旁

中 原逐鹿马蹄扬

豪 气冲天仰天望

年画:《樊江关》

侠 影剑气震四方

藏头诗·樊梨花

移 情时代数风流

山 外青山景依旧

倒 影镜湖心起浪

海 风阵阵解乡愁

樊 妹奇才多智谋

梨 园惊艳暗香传

花 中魁首赛牡丹

藏头诗·樊梨花

威 名赫赫一红颜,

宁 死不屈两肝胆。

侯 门五锡谁得似,

樊 家女儿千古鲜。

梨 蕊欲吐天外香,

花 容已教天下传。

精品皮影:《樊梨花》

古风:《梨花吟》

昔闻大西唐,初识一芳卿。

闺名为梨花,玉女下天庭。

皎皎新月貌,飒飒巾帼风。

冰心玉壶在,鸿志九国倾。

不做笼中鸟,愿向林荫鸣。

椿萱不解意,锦衣束华亭。

默默出秀阁,急急紫霞宫。

简册与黄卷,苦读待天明。

寒关临沙场,择配薛家郎。

薛子年十九,英姿世无双。

青帐映红蜡,锦帏照红妆。

蓦底风波骤,吹散两鸳鸯。

薛郎负情义,挥剑向娇娘。

枝上飞双鹊,帘外啼海棠。

如是三二者,意冷五内伤。

远山频皱损,芙蓉减容光。

怕见双双燕,懒听凤求凰。

晚来惊鸳梦,晓看云山长。

春雷送好信,檀郞赴寒江。

凄凄一丝雨,绵绵私语将。

前嫌作雾散,携手月下窗。

连枝花开久,比翼云中翔。

凛凛兵十万,赳赳赴西羌。

一战溃敌首,再战单于降。

三战熄烽火,罢戈回帝乡。

春去秋复回,花落又芬芳。

樊梨花雕像

倏忽十八载,红颜染白霜。

征西功勋著,名列凌烟堂。

武媚掀巨澜,一门赴泉壤。

幸得师恩重,泪归黎山峰。

青灯守黄卷,焚香祈亡灵。

余今常慨叹,聚散总无凭。

七律·樊梨花夜破金光阵

旌旗烈烈战威悬,困陷金光铁阵艰。

一道灵符传天下,满腔热血救丁山。

良缘玉就千年话,大义流传万古贤。

烽火情缘经患难,英姿飒飒感瀛寰。

喝火令·薛樊恋

旧是瑶池客,

今为世上人。

降州西塞两离分。

又见战烽明灭,

重兑海盟深。

叵耐风波骤,吹翻并蒂根。

总关前誓定终身。

便叫情牵,

便叫两失魂。

便叫凤还凰就,

红线系同心。

七律·樊梨花

大唐奇女一梨花,妙比虞姬挽中华。

演武场中娇有此,同心树下媚无邪。

山泉缓缓量分寸,风雨萧萧洗梦槎。

一品威宁教子切,古今巾帼旨堪嘉。

《梨花赞》

风雨不动寒江花,

巾帼美名万人夸。

千里姻缘天注定,

笑叹此生胜风华。

《咏薛樊》

千峰叠翠万里关,

古隘云淡照烽烟。

奇兵铁甲出玉门,

情将银戟破天山。

薛子白马夸英伟,

樊女金刀亚儿男。

恋恋相惜才华溢,

八面威风地动天。

《咏薛樊》

千娇百媚淡淡装,

古道西风坠残阳。

奇缘何必花月下,

情动全由两心芳。

薛郎年少衣胜雪,

樊卿妙龄玉生香。

恋曲堪比凤求凰,

八仙醉舞贺新郎。

《赞薛樊之情》

英武少年俏丁山,深山苦学武艺精。

银盔银甲素罗袍,剑眉虎目赛冠玉。

风度翩翩美少将,神采飘逸俊儿郎。

方天银戟手中擒,白龙玉驹跨下骑。

驰骋沙场战骁勇,所向披糜何人敌。

寒江初会梨花女,倾情爱慕愿归唐。

三擒下马面无光,巾帼只为试郎君。

少帅孤傲心气高,女将娇艳情意柔。

白袍红妆难相容,丁山花烛休红颜。 

痴情却遇薄情郎,炽火难化冰冷心。

梨花负气回寒江,元帅震怒斩娇男。

摘盔甩发披罪衣,号令绑赴断头台。

众将求情免死罪,军棍六十严责罚。

皮开肉绽鲜血流,痛煞英雄咬破唇。

下令入监观后效,披枷戴锁苦煎熬。

丁山含悲泪双眼,英雄落难谁之错。

壮志未酬空怀恨,美人岂知少将愁。 

梨花天资性聪颖,娇艳美貌世无双。 

运筹帷幄女英豪,定助少帅成大业。

将军悔悟三跪请,梨花巧设灵堂计。

丁山忽闻贤妻亡,甩发捶胸痛失声。

自陈罪情悲含泪,深情唤妻揪人心。 

转眼生死两芒芒,怎教少帅不伤痛。 

冲冠一怒拔剑刎,却料梨花试真心。 

小姐生怜忙出堂,吓煞薄情负心郎。 

丁山真情天可鉴,红妆白袍终成眷。

《再赞薛樊之情》

自古美男多自傲,红妆偏偏爱白袍。

丁山将门虎儿郎,英俊潇洒自风流。

银装素裹俏娇男,怎使姑娘不倾心。

长枪舞动寒光闪,尽使群芳慕英贤。

梨花娇艳美无比,运筹帷幄兵法精。

欲擒故纵三下马,为试男儿真本领。

含情如火遇冰霜,芳心怒放遭雨打,

英雄枷锁陷囹圄,巾帼含悲痛伤情。

苦尽甘来终悔悟,身遭磨难思娇妻。

天若有情定相逢,冰雪融化梨花绽。

虎将美女会寒江,郎貌女才世无双。

梨花带雨沐矫男,英雄终得美人归。

共赴国难踏征程,夫妻双帅建奇功。

《沁园春》·《少帅梨花美良缘》

沙场硝烟,英俊少将,勇冠三军。叹玉面素袍,铁石断肠;柔情似火,冰霜冷对。甩发披枷,英雄赴难,铁链岂锁凌云志。忆往昔,疆场舞银戟,酣畅淋漓。

少帅如此神勇,引巾帼女杰尽倾情。惜白袍俊雅,风流倜傥;红妆美艳,文韬武略。情恨绵长,荡气回肠,美人终归英雄怀。历艰险,红颜伴虎将,奇功伟业。

《征西双帅赞》

翩翩少年骁勇将,飒爽英姿俏儿男。

玉面银盔飘红缨,素袍白马亮银铠。

艺精高强出将门,傲骨铮铮数风流。

英雄寒江险落马,巧遇巾帼美娇娘。 

红妆心慕白袍将,薄情冷对似冰霜。

洞房花烛起风波,怒斩少帅号令下。

甩发披肩绳索绑,押赴辕门问斩刑。

幸得众将苦求情,又令收监受苦刑。

罪衣枷锁陷囹圄,痛惜虎将令人怜。 

铁窗难禁壮士怀,灵堂巧计诉真情。

冰雪融化沐梨花,佳人终归英雄怀。

红妆白袍心相印,佳偶天成颂千秋。 

同仇敌忾领雄兵,直捣西凉酬壮志。

《叹梨花》

谪贬负屈因情起,

三拜寒江两心依。

青灯独守千古恨,

空惹后人多叹息。

折叠编辑本段民间信仰

折叠神明圣纪

据《神明圣纪》记载:樊元帅俗名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樊梨花樊梨花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兄长樊龙、樊虎协助镇守。樊梨花自幼随梨山老母习艺,历时八载,道法高强。

当艺成下山之际,骊山老母告之约:「 将嫁与大唐将军薛丁山协助征西。」并语前世因缘:“汝二人为玉皇大帝驾前之金童玉女,某日天界蟠桃大会上,因动思凡之心,於嘻闹之间,金童不慎击坏琼瑶,而玉女也将水晶瓶打碎,玉皇大帝盛怒之下,便将予以处罚。斯时,南极仙翁趋前禀告,金童玉女尚有夙缘未了,建议将二人贬下凡间,结为夫妇以了前缘”。

唐初西凉国兴兵作乱,进犯边境。唐太宗为宣扬国威,任命薛仁贵为天下都招讨、四郡兵马大元帅,率军西征。这薛仁贵即是打下夫余城(今开原夫余古城及黄龙山城)的征东薛礼,亦即平灭高句丽后第一任安东都护府大都护。薛仁贵征西,监国殿下李治(太宗驾崩后登基为唐高宗)亲征,率兵马三十万直捣西凉,连取三关,后来不幸中计被困於锁阳城待援。殿下李治即任命薛丁山(薛仁贵之子)为二路元帅领兵增援,解锁阳城之危。

后兵至寒江关时,樊梨花遵从师命开关降唐,并与薛丁山结为连理,协助大唐继续平西。於薛仁贵身亡后,继任征西大元帅,终至西凉之乱敉平,因居功厥伟,唐高宗时加封为威宁侯。

樊梨花顾全大局、聪慧勇敢、忠于爱情的艺术形象,经过民间的传说、说唱、小说等不断的再加工、再创作,愈加鲜明、丰满,广为流传,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折叠西安青华宫

西安青华宫历史久远,始建年代不详。近年来,台湾信众前来陕西经过多渠道考证,证实西安青华宫为唐代护国英雄樊梨花元帅修道成仙之处。如今,青华宫已被台湾信徒公认为供奉樊梨花元帅的祖庭,在宫内塑有樊元帅神像,并且每年组团前来朝拜。

据考证,青华宫早在唐代已经存在于西安古城,规模宏大,香火旺盛,信徒广泛。青华宫历经变迁,时值民国七年,得到十方信众重新修建。近几年来,青华宫住持黄世真道长,发挥自己所学道教、英语知识,先后接收了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卢森堡、俄罗斯,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的道教信徒,大力宣传我国宗教政策,并将中国道教文化传至国外,宫内香火日益兴盛,国内外道众相继前来参拜交流。青华宫在弘扬道教文化,促进中外宗教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折叠编辑本段影视作品

《薛丁山三戏樊梨花》赵雅芝---饰演:樊梨花孙耀琦版樊梨花孙耀琦版樊梨花

烽火奇遇结良缘宣萱---饰演:樊梨花

移山倒海樊梨花孙翠凤---饰演:樊梨花

薛丁山征西陈敏儿---饰演:樊梨花

《樊梨花与薛丁山》许秀年---饰演:樊梨花

大唐女将樊梨花秦岚---饰演:樊梨花

薛丁山傅淼---饰演:樊梨花

三请樊梨花闫学晶---饰演:樊梨花

《隋唐英雄3,4》孙耀琦---饰演:樊梨花 《隋唐英雄5》沈天---饰演:樊梨花

崔漫莉 电视剧作品
后宫·甄嬛传(2011) 武则天秘史(2011) 螳螂(2011) 樊梨花(2011) 兰花香(2011)
唐宫美人天下(2011) 新京城四少(2010) 黎明之前(2010) 军统枪口下的女人(2011) 正者无敌(2011)
宫锁珠帘(2012)
 
中国古代四大女中豪杰
花木兰 穆桂英 樊梨花 梁红玉
 
《樊梨花》主要人物
主要角色 樊梨花(宣萱饰) 薛仁贵(石修饰) 薛丁山(马德钟饰) 陈金定(江芷妮饰)
杨藩(曾伟权饰)
其他角色 柳金花(程可为饰) 薛金莲(欧倩怡饰) 薛应龙(陈国邦饰) 窦仙童(罗敏庄饰)
窦一虎(李家声饰) 程咬金(秦煌饰) 梨山圣母(雪妮饰) 福伯(余子明饰)
樊洪(罗乐林饰) 樊武(韦家雄饰) 樊威(莫家尧饰) 陈老师(刘江饰)
阿紫(林佩君饰) 苏邦(郑家生饰) 李世民(廖启智饰) 李道宗(江汉饰)
李元帅(杨家洛饰)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