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艺术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

(概述图片来源)

 
 

人物关系

基本信息
其他信息
中文名称:
卫青
出生地: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
封    爵:
长平侯
官    职:
大司马、大将军
葬    处:
茂陵东北
逝世日期: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元封五年)
民    族:
汉族
国    籍:
中国
谥    号:
职    业:
军事家
别    名:
仲卿
主要成就:
袭龙城,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败单于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开启了汉对匈战争的十年的戎马生涯。

西汉卫青游戏像

反败为胜的新篇章,七战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

卫青出身奴隶,从建元三年(前138年)获救,任侍中、建章监、太中大夫,经过近十年宫廷为官的历练,元光六年(前129年)被封为车骑将军首次出征奇袭龙城,开始了十年的戎马生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是历史上出身最低,功劳最大,官位最高的代表人物。                                                                                        

元朔二年(前127年)收复河朔被封长平侯;

元朔五年(前124年)奇袭高阙,拜大将军,三子封侯;

元朔六年(前123年)二出定襄,清扫漠南;

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大战合围单于,加封大司马。

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及三万户。

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 《文献通考》卷五十九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军事辞海》:“汉朝时以大将军录尚书事,则兼摄台阁,位极人臣,为皇帝之下最高军政首脑”。       《汉旧全家福制置司马。时性交议者以为汉军有官侯、千人、司马,故加“大”为大司马,所以别异大小司马之号”, 故大司马有太尉权。

虽然卫青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对士卒体恤较多,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嘉其陪葬茂陵东北,“起冢像卢山(阴山)”。谥号为“烈”。《谥法》云: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

卫青育有三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三子生母不详,但从《史记 外戚世家》卫青得封大将军时“三子在襁褓中”并得以封侯来看,三个孩子的母亲可能不是同一人。前115年娶汉武帝姐平阳长公主为妻。卫青薨后,长子卫伉(并非嫡子)因平阳公主的缘故继承长平侯爵位。

折叠编辑本段早期经历

悲惨童年

卫青的母亲在其夫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

注:颜师古在《汉书》的注解中写明“媪者,后年老之号,非当时所呼也。卫者,举其夫家姓也。”以汉高祖刘邦之母被称为“刘媪”为例,卫青卫子夫的生母“卫媪”是以夫姓尊称,即卫老夫人之意。卫媪的儿女们并非其父不详,“冒姓”为卫的只有卫青、卫步、卫广三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后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也有认为卫步广为一人)。

卫媪与卫姓男子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长女卫君孺(《汉书》作卫君孺,《史记》作卫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丈夫死后,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卫家的生活艰苦,于是卫青被送到了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郑季却让这个年幼的私生子放羊,郑家的几个儿子也不把卫青看成手足兄弟,随意苛责(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回到母亲身边,并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有一次,卫青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后说:“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

(青尝从入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年龄推测

史料没有记载卫青确切的出生年份。但依几种资料可以大致推测他年龄的范围:

1,建元二年,18岁刘彻(古时算的是虚岁)在平阳侯府做客,此时卫青的三个姐姐,均未出嫁。

汉朝法定女子过15岁不婚者,三十岁之前,分五等交税,每升一等加征一算,到三十岁加到五算,即一年要交六百钱(《汉书·惠帝纪》中就明文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虽然平阳侯家的奴仆能免税,但奴婢作为王侯家的财产,婚育本身就是在增加主人的财富。即便三女都超过婚龄,也不应过大,三姐子夫更可能在14-16岁之间;而卫青是卫媪在丈夫死后和郑季私通所生,至少比卫子夫小1-2岁。

保守推测 建元二年(前139年),卫青13--14岁 (同年霍去病两岁);

元封五年(前106年), 卫青逝世时约46--47岁左右。

2,《史记》载,“青壮,为侯家骑”(注:此处的‘壮’意为 ‘长大一点儿’,如 ‘霍嬗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钩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

侯家骑,即骑奴,可作古时王宫贵族的“童骑”,年龄都不能大。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富贵嫁娶,车軿各十,骑奴侍僮,夹毂节引”]

[《汉书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里的何并传中提到:(王)林卿既去,北度泾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何)并自从吏兵追林卿。行数十里,林卿迫窘,及令奴冠其冠被其襜褕自代,乘车从童骑,身变服从间径驰去。(何并、王林卿是西汉哀帝时代人,王林卿是邛成太后喜爱的臣子。)

《风俗通史 秦汉卷》里关于童骑记载:“‘童骑’即少年奴仆乘马相随在上层社会中十分普遍”]

人生转折

建元二年(前139年)春,卫青的三姐卫子夫被因灞上扫墓做客平阳府的汉武帝看中,卫青相随入宫‘给事建章’。

建元三年(前138年),入宫后被冷落了一年多的卫子夫再次获幸有了身孕,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陈皇后是汉武帝姑姑馆陶长公主刘嫖的女儿,汉武帝的太子妃,后立为皇后,但一直无子。于是馆陶公主派人捉了正在建章(后为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意图杀害。(“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孰知这却成了卫青命运的一大转折点。卫侍中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听到消息和几名壮士赶往抢救,把他从死亡边缘救了下来。汉武帝得知后,大为愤怒,立刻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卫子夫为夫人,卫长君为侍中,数日间给卫青的赏赐便达到千金之多(《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公孙敖也因此显贵。卫青的长姐卫孺嫁给了太仆公孙贺,二姐卫少儿嫁给了陈平的后人詹事陈掌。

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家,同时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易形。

卫青后又被任命为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掌议论。

史书没有记载从建元三年到元光六年首战这九年时间里卫青的经历和成长,但作为侍中,卫青从皇帝左右,出入禁中,与闻朝政,后又成为太中大夫,足见其才干深得武帝信任,为后来七征匈奴、甚至任大司马大将军为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打下良好基础。

折叠编辑本段军事生涯

龙城大捷

元光二年,汉武帝策划了主动对匈奴诱敌歼灭的马邑之围。马邑之谋虽然失败,却结束了西汉自立朝初年以来对匈奴被动退让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全面战争的序幕。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迎击匈奴。从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这次用兵,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

卫青虽是首次出征,但他果敢冷静,出其不意的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近千人,取得胜利。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封卫青为关内侯。

龙城之战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朝自高祖刘邦建国以来,屡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吕后受冒顿单于书信之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大入关,斥候一度略至长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频频对汉朝边郡和百姓的烧杀劫掠等,可谓汉朝的心腹大患。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龙城大捷后,卫青还向汉武帝为李广和公孙敖开脱,说道:若不是二位将军牵制住敌方主力,他也无法取得胜利。汉武帝谓曰:真仁义也。

收复河朔

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武帝派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

这是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役。

卫青领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发,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

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两王见势不好,仓惶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

因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设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史记》《汉书》盛赞此仗汉军“全甲兵而还”,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苏建、张次公以校尉从卫将军有功,封平陵侯[6]、岸头侯[7]。

奇袭高阙

不甘心在河南地的失败,匈奴在几年内多次出兵反扑——元朔三年(前126年)夏,数万骑兵攻代郡,杀太守共友,掳掠千余人。同年秋季入雁门,杀掠千余人。元朔四年(前125年)匈奴又使各三万骑攻入代郡、定襄、上郡。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领三万骑兵出高阙;游击将军苏建、彊弩将军李沮、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从朔方;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率兵从右北平出发,配合其行动。这次总兵力有十余万人。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离得很远,一时不可能到来。卫青却率大军急行军六、七百里,趁着黑夜包围了右贤王的营帐。此时,右贤王正在帐中拥着美妾饮酒,忽听帐外杀声震天,火光遍野,右贤王惊慌失措,抱了爱妾和几百壮骑向北逃去。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余人,牲畜达千几百万头。(《史记》 “得右贤裨王十馀人,众男女万五千馀人,畜数千百万,於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

汉武帝接到战报,喜出望外,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6000户(汉书87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也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青谦辞说:“我军胜利,全是将士们拚死奋战的功劳。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年纪尚幼,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这样是不能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汉武帝表示:“我没有忘记诸校尉的功劳,同样也会嘉赏。”

于是卫青三子在襁褓中被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1300户。

汉武帝随后又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二出定襄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夏,卫青为大将军两次领十万骑兵扫荡漠南伊稚斜单于大本营。歼敌过万。

二月,以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领六路大军,统归大将军卫青指挥,浩浩荡荡,从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此战中卫青派外甥嫖姚校尉霍去病独自领八百骑兵,做为一支奇兵脱离大军在大漠奔驰数百里,打击匈奴的软肋。霍去病斩敌2028人,杀匈奴单于祖父,俘虏单于的国相及叔叔,封冠军侯。

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获匈奴军一万多人。但赵信和苏建部的三千骑兵和单于的上万主力意外遭遇,原是匈奴降将的赵信投敌,苦战一日后,只苏建突围逃回。大将军赏千金。校尉张骞封博望侯。

漠北大战

匈奴单于采纳赵信的建议,远走沙漠以北,为了彻底击溃匈奴主力,汉武帝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准备发动对匈奴的第三次大战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出击匈奴。

赵信曾向伊稚斜单于建议:“汉军不知道厉害,竟打算穿过沙漠。到时候,人困马乏,我们以逸待劳,就可以俘虏他们。”于是单于的粮草辎重,再次向北转移,而把精锐部队埋伏在了沙漠北边。

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先选精兵来攻击单于主力,卫青打击左贤王。后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两军对调出塞线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此次敢深入力战的兵士皆属霍去病。但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却与以逸待劳的匈奴单于主力遭遇了。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作者:白银)

卫青麾下,李广为前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食其为右将军,曹襄为后将军。因汉武帝私谕卫青道李广年纪已高、运气又不好,不能用他当前锋抵挡单于。大将军让李广与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卫青自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对抗单于主力。但李广、赵食其部却因迷路失期,始终未赶来支援。

面对以弱对强、少对多的逆境,卫青命部队用武刚车(铁甲兵车)迅速环结成阵,而后派5000骑兵配合军阵向敌阵冲锋。匈奴出动一万多骑兵迎战。激战到黄昏时,刮起暴风,尘土滚滚,沙砾扑面,两方军队互相不能见。卫青抓住战机,派出两支生力军,从左右两翼迂回到单于背后,包围了单于的大营。伊稚斜见势不妙,乘六匹骡马与数百随从突围逃跑,群龙无首的匈奴军也随之溃散逃命。卫青大军乘夜挺进。天亮时,汉军掩杀阵斩万余人,追袭二百余里,一直前进到真颜山赵信城(今蒙古乌兰巴托市西),获得了匈奴屯积的粮草,补给整编一日后将其彻底烧毁,胜利班师。在大军回师的路上,才碰到迷路失期的李广、赵食其部。

漠北之战被列入‘中国历史十大战役’,也是卫青以弱胜强,正奇兼善的代表之作,共歼敌一万九千余人。彻底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之再无能力南下窥视汉朝。自此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漠南无王庭”。而汉军损失也很大,出征的14万马匹仅三万余匹返回。

汉武帝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大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令霍去病秩禄(即俸禄)与卫青相同。

早前,因汉初丞相权过大,汉武帝设内朝,奏本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由内朝参决政事,秉掌枢机。漠北之战后,卫青和霍去病因为有了大司马这一加官,得以名正言顺地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尉...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骠骑、车骑之上,以代太尉之职。)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处世

封邑万户

卫青受封长平侯,后又经两次益封,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则有为二万二百户及三万户的不同记载。

司马迁《史记》记载:卫青河南之战,以3800户封长平侯,河朔之战,益封3000户,破右贤王,益封6000户,共12800户。加上三子为侯,各1300户,总计万六千七百户。

《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原文:

(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遂西定河南地,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天子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馀人)益封青六千户。”

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一与单于战,收河南地,遂置朔方郡,再益封,凡万一千八百户。封三子为侯,侯千三百户。并之,万五千七百户。

【注:凡万一千八百户:当为“万二千八百户”。按元朔二年(前127)武帝“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同年又“益封青三千户”,元朔五年(前124)又“益封青六千户”,共一万二千八百户。④万五千七百户:当为“万六千七百户”。按卫青自己受封一万二千八百户,其三子各受封一千三百户,四人共受封一万六千七百户】

班固《汉书》记载:卫青河南之战,以3800户封长平侯;河朔之战,益封3800户;破右贤王,益封8700户,共一万六千三百户,封三子为侯,各1300户,并之二万二百户。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原文:

(青复出云中,西至高阙,遂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百余万,走白羊、楼烦王。遂取河南地为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案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薄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一十七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余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八百户。(上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余人)益封青八千七百户。”

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一与单于战,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再益封,凡万六千三百户;封三子为侯,侯千三百户,并之二万二百户

《汉书·王莽传》:孝武皇帝恤录军功,裂三万户以封卫青,青子三人,或在襁褓,皆为通侯。

枝属五侯

自卫青霍去病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卫家最顶峰的时期,卫氏支属五侯,贵震天下。卫青之后,其五人为侯者,卫伉、不疑、登,霍去病及霍嬗,爵位为:长平、冠军、宜春、阴安、发干五侯。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自卫氏兴,大将军青首封,其后支属五人为侯。凡二十四岁而五侯皆夺国。”

《史记》:“自卫氏兴,大将军青首封,其后枝属为五侯。〔1〕凡二十四岁而五侯尽夺,〔2〕卫氏无为侯者。”

【注释】〔1〕“枝属”,霍去病为卫青姊少儿子,故得从属于卫,称为“枝属”。“五侯”,卫青子伉、不疑、登,并霍去病及子嬗。

〔2〕“凡二十四岁而五侯尽夺”,阴安侯不疑、发干侯登皆于元鼎五年坐酎金免。卫伉两次失侯,第二次是在天汉元年坐阑入宫失侯。霍去病元狩六年卒,子嬗嗣侯。元封三年嬗卒,无子国除。从青子元朔五年始封之次年(元朔六年)起算,至天汉元年为夺侯最晚之年止,正二十四岁,与《传》合。

(梁玉绳则从卫青元朔二年始封起算,谓凡二十六年,失检。因《传》明言“其后枝属为五侯”,自不应从大将军首封之年起算。施之勉虽亦计年为二十四年,然曰“夺爵之年不算”,从元朔五年,算至太初四年,为二十四岁,于理亦欠安)

淮南寝谋

淮南王刘安打算谋反时,问谋士伍被:“崤山之东若有兵战,朝廷必派大将军卫青统兵镇压,您认为大将军是怎样的人?” 伍被说:“我的好友黄义,曾跟随大将军攻打匈奴,归来告诉我说:‘大将军对待士大夫有礼貌,对将士有恩德,众人都乐意为他效劳卫青。大将军骑马上下山冈疾驶如飞,才能出众过人’。我认为他能力很高,又屡次率兵征战通晓军事,不易对抗。”

谒者曹梁出使长安归来,也说大将军号令严明,对敌作战勇敢,常身先士卒。安营扎寨,井未凿通时,士兵都喝上了水,他才肯喝。军队出征归来,士兵渡河已毕,他才过河。皇太后赏给的钱财丝帛,他都转赐手下的军官。即使古代名将也无人比得过。”

后来淮南王做谋反的准备,派人假装获罪后逃出淮南国而西入长安,给大将军和丞相供事,意欲一旦发兵起事,就让他们先刺杀大将军卫青,再说服丞相公孙弘,之后便如同揭去一块盖布那么轻而易举了。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又谓被曰:“山东即有兵,汉必使大将军将而制山东,公以为大将军何如人也?”被曰:“被所善者黄义,从大将军击匈奴,还,告被曰:‘大将军遇士大夫有礼,於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骑上下山若蜚,材干绝人。’被以为材能如此,数将习兵,未易当也。及谒者曹梁使长安来,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休舍,穿井未通,须士卒尽得水,乃敢饮。军罢,卒尽已度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帛,尽以赐军吏。虽古名将弗过也。”王默然。(中略)使人伪得罪而西,事大将军、丞相;一日发兵,使人即刺杀大将军青,而说丞相下之,如发蒙耳。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卫青在位,淮南寝谋。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胜於亡形。

秉职尊业

卫氏一门显赫后,京城中有歌谣说:生男无喜,生女无怨,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意思是说卫氏一门的显贵全靠了卫皇后。其实不然,在两汉时期,左右朝政的外戚大多是靠裙带关系窍居高位的,

而卫青、霍去病却都是因为军功封侯,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为如此,即使后来卫皇后失宠,二人在朝廷的地位也丝毫未受影响。

舅甥之情

漠北大战之前,卫青曾4年没出征(之前收复河朔封长平侯到奇袭高阙拜大将军相隔也有3年),领军出征的他的外甥霍去病,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种说法:1.正常的新老交替,卫青做为大汉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军方首脑不可能次次亲自出征不给新人出头的机会;2.卫青做为位高权重的万户之侯,已封无可封,为避嫌而不再出征,做为卫青的外甥和皇帝的爱徒,霍去病的成长是皇帝和卫青乐见其成的;3.少时受苦的卫青身体并不好,随着年纪渐长,加之汉代医疗条件有限,卫青不再适合常年奔战。

漠北大战后,在“无功不得封侯”的汉代,追求军功的部下纷纷离开不再出征的卫青转投霍去病门下,而且经常得到官爵,只任安未去。

有人依此推断卫霍二人感情不好,但从霍去病请立三子封王而维护太子刘据地位可以看出他和卫青的政治立场是一致的,从李敢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霍去病与卫青依然亲厚。

漠北大战时,李广因丧失了立功封侯的最后机会,以及延误战机的过失将会受到军事处罚,一怒之下拔刀自尽。一年后,继其父李广之职成为郎中令的李敢错怨卫青,刺伤了大将军。卫青没有追究这件事,霍去病知道后,射杀了李敢为舅舅报仇。至于那些转投到霍去病门下的人,卫青认为这是人之常情,而是否能得到官爵,这并不是卫霍二人决定的(卫霍一生,奉法遵职,从未以权谋私),而是因为当时赏罚分明的军功制度。但是霍去病与舅舅卫青的关系深厚。

从不结党

卫青率军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按《史记》记载其所得封邑总共有一万六千七百户,《汉书》为二万二百户。虽然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更不养士,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得到好名声,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以前窦婴和田蚡厚待宾客就常让刘彻切齿,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何必去养士呢?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也跟舅舅卫青抱有同一种看法。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原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

位极人臣

卫青敬重贤才,从不以势压人。汉武帝希望群臣见大将军行跪拜之礼,汲黯却依然行揖礼,卫青还经常向汲黯讨教国家大事,非常尊重汲黯。

(《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於平生。)

卫青司马迁在《史记》里评卫青“以和柔自媚于上”,《汲郑列传》也曾提到“大将军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古文中通‘侧’,指侧卧而视);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其实,汲黯、公孙弘、卫青,官位由小到大,天子的亲疏态度也从随意度上可见一斑。再以‘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 和大将军骖乘(和皇帝同乘一车)[8-9]的规格来看,亦可见卫青身份之重。

无人构陷

位高权重、才干绝人,卫青依然对士大夫们有礼貌,对将士们有恩德,战场上也能与之同甘共苦。因此,常有人评价卫青过于‘和柔’。但试想一个七战七捷,无论革新战法始破匈奴(岳飞语),在险境临危应变以弱胜强的大将军;亦或是出入禁中、掌议论,参决政事、秉掌枢机的天子侍中和内朝大司马大将军,都需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魄力。

对外辱强敌,卫青有力回击;而对待同仁,则谦和仁让,出将入相,气度宽广。

卫青在世的时候,从无人敢构陷卫家和太子。据《资治通鉴》记载,直到卫青去世之后,很多臣下认为太子失去了外家的支持,企图陷害太子的才逐渐多了起来。[《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二: 卫青薨,臣下无复外家为据,竞欲构太子]。武帝后期许多为祸之人如李广利、江充等也均是在卫青死后几年或十几年之后才有机会担任职务。

不患无威

扫荡漠南时,苏建部3000骑兵意外遭遇了大单于上万主力,前将军赵信又临阵倒戈,苦战一天苏建只身逃回。对于是否杀苏建以立大将军威的问题。军部两方有了分歧。有人说兵法讲‘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苏建以少敌多,苦战到全军覆没也没有二心,不该被杀;周霸则说大将军就任以来,还未杀过裨将,杀苏建‘立威’正是时候。卫青立刻否决了周霸的话,表示以天子殊宠为大将军,不患无威,虽有权力,但不敢擅专,还是把这事交给天子定夺。于是用囚车押回苏建,汉武帝果然放了苏建孰为庶人。

关于此事:

首先,司马迁在《淮南衡山王列传》里也提到,跟过卫青的部将,包括淮南王“八公”中的伍被和出使过长安的谒者都说:‘大将军材干绝人……众将皆乐为大将军所用’,有‘淮南第一剑客’之称的游侠雷被也曾主动请求想跟随大将军卫青打匈奴。可见卫青身为大将军,的确是不患无威。

再者,苏建是卫青老部下,以校尉从卫青封侯。又建朔方。漠南遭遇意外,仍奋战一天不降,可见忠勇(后其子苏武在塞外被扣留十几年仍不变节归汉,更可见志坚)。若卫青真为所谓‘立威’杀这样的将军,才令人齿寒了。对比李广全军覆没被俘后飞身逃回时(以此得了匈奴‘飞将军’的称号),也都是用钱赎了性命。

汉代有以钱孰命的法律,卫青当场不杀,就相当于饶了苏建;而以囚车交给皇帝处理,又尊重了汉武帝的最高裁决。各留了一半,又都处理的恰到好处。

赠金事件

漠南之战后,大将军被赐千金,有个叫宁乘的人,对他说:“大将军之所以能显贵全是因为卫皇后,汉武帝现在很宠爱王夫人,她如今刚刚受宠所以家里尚未富贵,大将军可以把皇帝所赐的千金都送给她示好”(此话明显谬误,卫霍皆以自身能力和切实的军功封侯。早年卫青被馆陶公主绑架获救后就已‘赏赐数日累千金’;而王夫人那时不但已封了夫人,还很得宠,可家里还是‘未富贵’)。卫青听后,折半把五百金送给了王夫人。

对于此事的理解:

首先,可以排除卫青真的想以此讨好一个宠妃,委曲求全保住地位的可能性。

第一,若想讨好,大可按照宁乘的话把千金都送去,更可显示‘诚意’,卫青却折半只送了500。(作为万户侯和当时秩禄最高的大将军,卫青完全不会缺这点儿钱)

第二,王夫人若有能力,也会把好机会给自己的兄弟和儿子,即使拉拢大臣,也不会是卫青(太子的亲舅)这样的外戚。

事实上,卫青平时就常把太后所赐的金子全都分给部下将士,此次被人提议顺水推舟的可能更大。武帝知道后,也只一问了之,不但没追究(外臣和后宫牵连),还把宁乘升为东海都尉远调出了长安。至于受宠到‘夜来招魂’[13]的王夫人,家里从未显贵。

尚长公主

褚少孙补叙:家奴出身的卫青变成了贵极人臣的大将军后,朝中官员无不巴结奉承。适时,平阳公主寡居在家,要在列侯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笑着说: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说: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了,他如今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了侯,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汉武帝允婚。

但:根据司马迁及《汉书》里的记录,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子侯颇尚平阳公主。立十九岁,元鼎二年,坐与父御婢奸罪,自杀,国除。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元光二年,侯颇嗣,十八年,元鼎二年,坐尚公主与父御婢奸,自杀。

上面两段描写的明显是同一个人——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在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嗣侯,后来娶了丧夫的平阳公主。在元鼎二年,他犯了与父妾私通之罪,自杀国除。而平阳公主的儿子曹襄,也死在元鼎二年。

所以,卫青尚平阳公主至少在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后。

折叠编辑本段身后之事

谥烈求贤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谥号烈侯。取《谥法》“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

同年,汉武帝自登基之初第二次下《求贤诏》。

元封五年,上以名臣文武欲尽,乃下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资治通鉴) 【泛驾之马:性情凶悍不易驯服控御的马,借以比喻不守常轨的豪杰。】

茂陵卢冢

汉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东侧1000米处特地为卫青修建了阴山(匈奴境内的一座山)形状的墓冢,以象征卫青一生的赫赫战功。平阳公主死后,与卫青合葬(西汉合葬不同墓,据现阶段的勘测,平阳公主墓冢约在卫青墓东侧1300米左右)。

封土概况:

卫青墓的封土为二层台覆斗形,墓底部东边长113.5米,南长约90米,北长72.6米,西长107.2米,高约25.5米,顶部南北15、东西6米;高25.5米;占地面积 8064.55平方米,体积94412立方米。西北角凹进一部分,而西南角凸出一部分,遥望如一小山,南面坡陡,北面坡长缓,中腰有平台。(资料来自《茂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现存的这块墓碑,是清朝时立的,立碑人名叫毕沅(续《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当时的地方长官(碑上署名兵部侍郎陕西巡抚督察院副右都御史毕沅)。卫青墓碑上的字是“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墓”十四个字。

卫氏复家

根据班固在汉书年表里的记载,在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中,卫青的长子长平侯卫伉由于受巫蛊牵连,坐诛,但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因此,在后来汉宣帝、汉成帝以及汉平帝时期,卫青的后人以皇帝诏复家。

(汉宣帝)元康四年,诏赐青孙钱五十万,复家。

(汉成帝)永始元年,青曾孙玄以长安公乗为侍郎。

(汉平帝·王莽)元始四年,赐青玄孙赏爵关内侯。卫青故里的塑像

直至今日,山西临汾仍存大将军故里供后人代代瞻仰。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文人之笔

后世文人对卫青评价较为微妙

司马迁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很强调卫青的外戚身份,更多描写卫青低调怀柔的处世作风,对其战功的叙述却远不如李广事迹详细;

《史记评林》中黄震(宋)评:“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黄淳耀(明)则认为:“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认为司马迁对李广和卫青的评价不公。

陈仁锡:“太史极不满于开边生事,恩幸滥宠,而卫霍二将却正坐此,故篇中屡有微言。然白登之围,天骄之横,向非卫、霍两将军,终汉之世边境无宁日矣。卫霍之功安可以外戚没乎?且卫霍纵能以外戚贵,宁能以外戚胜乎?使帝以外戚之嫌裁减封爵,何以竞才之用,何以为武帝乎?传中屡以“皇后”为言,何其浅也。须知武帝不独以戚贵青,青亦不独以戚呈身。”

另一方面,司马迁在《淮南衡山列传》中也曾引用旁人对卫青的赞誉:“遇士大夫有礼,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骑上下山若蜚,材干绝人”、“虽古名将弗过也”,赞扬卫青才干绝人、爱护将士,是古来少有的良将。

班固在《汉书》中以‘长平桓桓,上将之元’高度评价卫青,而后世被误传的一些墨客却常以卫青‘不败由天幸’等形容作诗,寄情于自己事业失意的不满。卫青

其实,司马迁同情李广之悲勇数奇,是和韩安国等相比的;并没有拿李广比卫霍 认为他足以败匈奴的意思,但因描写时的带上了主观情绪,让后世之文人因爱太史公之文而被其情所动,以贬低卫青、推崇李广的结果,也实非太史公所料。

(“史公虽许广,然止言其勇,悲其数奇,与论韩安国意同;论之称许亦张季、冯公之等耳,未曾有用广已足御匈奴之意也……史公于此传及卫、霍传颇抑扬其词,乃其偏习,与好事者则喜之,与不好士者则贬之,观两论已可见,此岂论世知人之定准哉?后世好史公之文,为其情气所动,因慷史公之慨,而极贬卫霍、推李广,非史公意也”刘咸炘《太史公书知意》)

军事家赞誉

与文人毁誉参半相比,后世的军事家则一致对卫青十分推崇,古时常有“孙吴白韩,颇牧卫霍”(孙武、吴起、白起、韩信、廉颇、李牧、卫青、霍去病)的说法。

毛泽东:作战在我不在敌,关键不拘于泥,昔汉将卫青、霍去病勇于革新战法,远渡绝漠,运动于敌之软肋,出敌不意,攻敌无备,故百战百胜。

唐朝李靖: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奇兼善者如孙武,卫青,诸葛亮寥寥数人耳。

何武上疏汉元帝曰: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卫青在位,淮南寝谋。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胜於亡形。

唐太宗《大赦诏》:有隋灾乱,凭陵转甚,疆场之萌,曾无宁岁。朕韬干铸戟,务在存养。自去岁迄今,降款相继,不劳卫霍之将,无待贾晁之略,单于稽首,交臂藁街,名王面缚。归身夷邸,襁负而至,前后不绝。

岳飞:卫青,霍去病将之典范,吾当效之。又云:战法革新破匈奴,卫青始。

北宋宗泽元帅:为将者当学卫青

曾国藩:《与李次青》,《曾文正公书札》卷五,第32页:有为者“不宜复以资地限之。卫青人奴,拜将封侯,身尚贵主。此何等时,又可以寻常行墨困奇倔男子乎!”

曾国藩文集笔记 英雄诫子弟:卫青遇士大夫以礼,与小人有恩,西门安于矫性齐美。关羽、张飞,任偏同弊。行已举事,深宜鉴此

《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曹彰字子文,少善骑射,能手格猛兽。操尝戒之曰:汝不读书而好弓马。此匹夫之勇,何足贵乎?曹彰曰: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何能作博士耶?

操尝闻诸子之志。彰曰:好为将。操问:为将何如?彰曰: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操大笑。

左羽林大将军臧公神道碑卫青影视形象

故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韩国公张府君,年位不侔,志业相许,引之入幕。辟以论兵,抗礼肃庭,握手密坐,尝谓 人曰:“此子才经文武,气荩华夷,逸翮将抟,巨鳞必纵,虽赵有李牧,汉有卫青,练彼朔方,剿于獯虏,无以居其右也。”由是声闻于天,威震于朔,凡欲追讨,皆籍率先。

选自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五

折叠编辑本段军事成就

汉武帝即位之后,对匈奴的战略,开始由消极防御转为反攻。第一次马邑诱击战虽然劳师无功,但却获得了不少启示。首先是发现了步兵机动性太差,无法与匈奴骑兵相比,使用于马邑伏击的军队,绝大多数为步兵,设伏时行动缓慢,准备费时,不易保守秘密,而当敌军退走时,虽距离不远,也无法实施有效的追击。

其次是发现这种“守株待兔”的战法过于被动,必须主动出击、寻敌决战,才能真正解决边患。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汉军宿将战术思想保守,缺乏积极进取精神,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如当匈奴北撤时,老将王恢,虽有截敌辎重的想法,但囿于以往消极防御思想的影响,明知可行,“亦不敢出”,使汉武帝不得不提拔一批年轻有为、英勇敢战而又不受旧的战术思想影响的将领,置于领导岗位,以执行他的反攻任务。

年轻且‘才干绝人’的卫青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出。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组织了一次塞前近距离出击,共分四个方向。由卫青等四将统帅。各万骑。此役只卫青袭击了匈奴的圣地‘龙城’,歼敌七百。其余三将,或无所得,或损失过半,老将李广亦战败被俘(途中抢马夺弓,驰回本军)。充分显示了卫青的将材,使他初露锋芒,“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卫青受封关内侯。出兵地图(6张)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发动了河南战役,由卫青统一指挥。出云中,至高阙,实行了进军二千余里的一侧大圈转包围,聚歼了河南匈奴军,仅跑掉白羊、楼烦二王。

这是一次远距离的侧敌进军,随时有受到右贤王侧击的可能,所经大部分是从未到过的沙漠、草原,要从一侧压迫河南匈奴军于河套而歼灭之,更需行动迅速,组织周详。卫青对如何封锁消息,秘密行动,捕捉匈奴暗哨巡骑,寻找可靠的向导,了解水草位置,以及解决大军供给等等,都计划得很周到,从而达到了收复河南、聚歼白羊、楼烦王所部的战役目的,显出了卫青指挥一个较大战役的卓越才能。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汉武帝又发动了袭击右贤王庭战役,此役卫青指挥四将军共十余万骑,已是大军统帅了。在卫青的指挥下进行了一次非常出色的远程奔袭。十余万骑的大军,出塞六七百里,秘密迅速,做到了完全出敌意外,而且情况摸得很准,真是“飞将从天而降”。到达目的地后,卫青又十分果断和迅捷的展开兵力,四面合围,除右贤王仅率数百骑得以突围逃走外,其余右贤王所部、包括裨王十余人,全部被歼。

此役打得干脆利落,的确很出色、很成功。可以这样说,卫青的指挥艺术已经成熟,已掌握了在沙漠草原地带、在广正面大纵深中,以大骑兵集团捕捉和歼灭敌骑兵集团的要领。

汉武帝立派使者至塞上,授卫青以内朝最高的职位大将军,诸将皆受大将军节制。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卫青率六将军两出定襄,袭击单于本部,未捕捉住匈奴主力,但斩获一万余人,苏建三千骑兵遭遇匈奴主力。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心在漠北与匈奴主力决战。命卫青率四将军、五万余骑出定襄求左贤王所部决战,命霍去病率五万精骑,出代郡求单于主力决战,另有步兵数十万掩护辎重在后跟进。

这次关键性的漠北决战,卫青把沉着谨慎与大胆猛进和谐的结合起来,表现了很高的指挥艺术。

卫青大军一出沙漠就遇单于主力严阵以待,卫青沉着应战,首先环车为营,自立于不败之地。假如匈奴发起冲击,则汉军可依托武刚车阵,发挥强弩的威力,先以防御作战消耗敌人,然后后发制人发动攻击,这就大大削弱了匈奴以逸待劳的有利条件,夺得了战场的主动权,正合乎孙子所说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当大风骤起之时,对双方造成的困难完全相等。取胜的因素主要看双方指挥官的智勇和军队的素质。卫青占敌机先,立即纵大军合围单于主力,充分显示了卫青的胆略。匈奴主力陷人包围。不知汉军有多少,战斗意志已完全瓦解。这时军队素质亦起重要作用。汉军训练有素,赏罚严明,纵然在两军互不相见的情况下,卫青的号令仍能层层下达,坚决执行。匈奴军则素来“不羞遁走”,善作鸟兽散,此时各级组织已失去指挥,各人自顾逃命,单于本人一走,胜败之局就定了。

卫青不愧是西汉杰出将领,司马光评他“有将帅材” “故每出辄有功”,是很恰当的。他的战略战术的成就,可以归纳为:善于在沙漠草原组织骑兵集团的进攻战役;善于发挥骑兵的特长,实行远程奔袭,捕捉战机和包围歼敌。在此之前,汉族名将中没有人在沙漠草原地带指挥过规模如此巨大而又获得成功的战役。卫青的战略战术运用,是极其有创造性的。

折叠编辑本段史书记载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卷一百一十一)》卫青半身像

《史记. 淮南衡山王列传》

《史记. 汲郑列传》

《史记. 外戚世家》

《史记. 匈奴列传》

《史记. 游侠列传》: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案:赀不满三百万已上为不中。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解家遂徙。

《上林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虬,拖霓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叔奉辔,卫公骖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鼓严簿,纵獠者,江河为阹,泰山为橹,车骑雷起,隐天动地,先后陆离,离散别追,淫淫裔裔,缘陵流泽,云布雨施。”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汉书卷六 武帝纪第六》

《汉书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汉书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汉书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汉书卷九十四上 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三卷第十二》

《前汉纪·孝武皇帝纪四卷第十三》

《前汉纪·孝武皇帝纪五卷第十四》

《资治通鉴·第十七卷》

《资治通鉴·第十八卷》

《资治通鉴·第十九卷》

《资治通鉴·第二十卷》

《资治通鉴·第二十一卷》

折叠编辑本段诗词歌赋

内容

《汉书·叙传》:

班固

长平桓桓,上将之元,卫青

薄伐猃允,恢我朔边,

戎车七征,冲輣闲闲,

合围单于,北登阗颜。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从军行》

王昌龄

大将军出塞,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杨素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庾信

白马向清波。乘冰始渡河。

置兵须近水。移营喜灶多。

长坂初垂翼。鸿沟遂倒戈。

的颅於此去。虞兮奈若何。

空营卫青冢。徒听田横歌。

《 贵游》

杜牧(唐)

朝回佩马早凄凄,年少恩深卫霍齐。

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

门通碧树开金锁,楼对青山倚玉梯。

南陌行人尽回首,笙歌一曲暮云低。

《送客往鄜州》

(唐·杨凝)

新参将相事营平,锦带骍弓结束轻。

晓上关城吟画角,暗驰羌马发支兵。

回中地近风常急,鄜畤年多草自生。

近喜扶阳系戎相,从来卫霍笑长缨。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

汉武大帝中的卫青《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此诗》

杜甫

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

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

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

贫病他乡老,烦君万里传。

《秋日杂感》

(清·徐元文)

天兵万里播声灵,誓扫鲸鲵服不庭。

催战正驰赤白羽,转输难论斗箕星。

同时将帅推徐绩,盖代勋庸数卫青。

文齿雕题拓地远,受降还拟到穷溟。

《横吹曲辞·出塞》

窦威 [唐]

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

看云方结阵,却月始连营。

潜军渡马邑,扬旆掩龙城。

会勒燕然石,方传车骑名。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望海潮》

(宋:晁端礼)

易水风烟,范阳山色有无中。

安边暂倚元戎。

看纶巾对酒,羽扇摇风。

金勒少年,吴钩壮士。

宁论卫霍前功。

乃眷在清衷。

恐凤池虚久,归去匆匆。

幸有佳人锦瑟,玉笋且轻拢

《送王相公之幽州》

(唐·皇甫冉)

自昔萧曹任,难兼卫霍功。

勤劳无远近,旌节屡西东。

不选三河卒,还令万里通。

雁行缘古塞,马鬣起长风。

遮虏关山静,防秋鼓角雄。

徒思一攀送,羸老荜门中。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唐·李渤)

长兄年少曾落托,拔剑沙场随卫霍。

口里虽谭周孔文,怀中不舍孙吴略。

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

非论疾恶志如霜,更觉临泉心似铁。

第三之兄更奇异,昂昂独负青云志。

下看金玉不如泥,肯道王侯身可贵。

却愁清逸不干时,高踪大器无人知。

倘逢感激许然诺,必能万古留清规。

《长安道》

(唐·韦应物

晨霞出没弄丹阙,春雨依微自甘泉。

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

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贵游谁最贵,卫霍世难比。

何能蒙主恩,幸遇边尘起。

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王昌龄(唐) [又作:高适]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

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到宣武三十韵》

李绅卫青铜像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

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

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

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

路转金神并,川开铁马横。

拥旄差白羽,分辔引红缨。

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

贯鱼奔骑疾,连雁卷行轻。

烟垒风调角,秋原雨洗兵。

宿云看布甲,疏柳见分营。

鼓彻通宵警,和门候晓晴。

虎符三校列,鱼胄万夫迎。

弄马猿猱健,奔车角牴呈。

驾肩傍隘道,张幕内连楹。

森戟承三令,攒戈退一声。

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

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

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泽广豚鱼洽,恩宣岂弟生。

善师忘任智,中略在推诚。

式宴歌钟合,陈筵绮绣并。

戏鼙千卒跃,均酒百壶倾。

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

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

授钺惭分阃,登坛荷列城。

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

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

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

期月终迷化,三年讵有成。

惟看波海动,天外斩长鲸。

《深居杂兴六首》

林逋

四壁垣衣钓具腥,已甘衡泌号沉冥。

伶伦尽日无侯白,奴仆当时有卫青。

花月病怀看酒谱,云萝幽信寄茶经。

茅君使者萧闲甚,独理丛毛向户庭。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唐) 李白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吴戎幕哲七首》

旂旐晨趋十万军,卫青幕府事纷纷。

卧龙不远沧溟窟,走马来看馆阁文。

春过名山花乱落,雨晴飞瀑路难分。

先生高伴洪厓啸,独向溪边望白云。

《泾州观元戎出师》

戎昱

寒日征西将,萧萧万马丛。

吹笳覆楼雪,祝纛满旗风。

遮虏黄云断,烧羌白草空。

金铙肃天外,玉帐静霜中。

朔野长城闭,河源旧路通。

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

枪垒依沙迥,辕门压塞雄。

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

《出自蓟北门行》

出自蓟北门,遥望瀚海隅。

黄沙落寒雁,衰草号雄狐。

河水血成冰,土冢碑当涂。

乃知古战场,本是贤王都。

武皇昔按剑,一怒万骨枯。

半夜下兵帖,六郡皆欢呼。

将军各上马,百道追匈奴。

羊马满大野,万帐收穹庐。

英英长平侯,六骡走单于。

至今青史上,犹壮武刚车

《闰三月十日将别王甥与之痛饮醉后作将进酒》

皇甫冲

狂风卷地吹飞尘,昏霾四塞白日沉。卫青

锦屏绣帐谁家子,罗珍列玉宵盍簪。

皓齿呈歌细腰舞,樽前一笑轻千金。

灯残襦履纷交错,折缨引袂招琴心。

惟愿泰山长不倾,岂知莠草生阶阴。

拂衣把酒对明月,莫令衰鬓烦忧侵。

君不见阿房巍巍五千尺,黄金为涂玉为墄。

徐市东游竟不归,海上空传巨人迹。

汉武效之筑建章,文成五利争辉赫。

人生得受君王知,纵死犹胜守蓬荜。

又不见卫青原是侯家奴,会逢发卒征单于。

破虏擒王拜大将,旧日侯家今有无?

白首一经守文墨,笑杀申穆空为儒。

遂使班超奋投笔,恐负人生七尺躯。

迩来投笔何所从,不如黄白能为功。

排金入紫若有神,驰卿走相如发蒙。

马迁四顾下蚕室,崔烈一日居三公。

出门但见可怜子,斜封墨敕夸豪雄。

笑谓吾徒不解事,赤手干谒谁与通。

忍诟无言归饮酒,哺糟啜醨复何咎。

莫泣卞和玙,莫问扬雄瓿。

毕生浮瓮中,刘伶祝妇口。

将从阮籍乞步兵,又似陶潜寻五柳。

吁嗟此辈安在哉,明日解酲须五斗。

《庚戌八月虏变二首》

梁有誉

白草萧萧大野间,单于猎火照秋山。

坐令呜镝侵周甸,不见封泥守汉关。

郡邑疮痍嗟正苦,边庭供饷转多艰。

九重已命嫖姚将,为报苍生一解颜。

胡骑朝驱度黑河,射雕还傍帝城过。

四郊此日惭多叠,三辅何时遂息戈。

出塞卫青犹荷戟,从戎魏绛漫论和。

汉家会见平胡绩,愿听回中横吹歌。

释疑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龙城

后世认为这首诗是写的李广,但是李广从未到过龙城,而卫青扬名的第一战,正是以闪电战奇袭匈奴圣地龙城。这是汉匈战争中汉朝首次取得胜利,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

二、阴山

李广当年守城的地方在今天山西的南部和辽西(右北平),离阴山较远,李广在守城时根本无暇拒“欲度阴山之胡马”。

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就是朔方城一带,对汉匈双方来言,都是一个典型的战略性进攻基地,而汉武帝之所以能建立朔方城,正是因为有卫青收复河朔之地(即河套平原)并且“全甲兵而还”这一奇迹般的胜利。

”其明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於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馀万。於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

西汉关于阴山和朔方城的地图[15]

由图可见(可点大图),阴山的位置是出于朔方郡最上方,只有卫青收复河套建立朔方郡后才会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效果,收复了阴山南的河套平原之后,汉武帝将这处秦时故地设立为朔方郡,并且修复秦长城和防御攻势,匈奴自然就很难越过阴山侵扰了卫青墓冢(11张)

所以,卫青去世后,汉武帝才会下令“起冢象卢山(即阴山)”

三、结合历史事件解读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很有有军事常识。其本人对卫青十分推崇,有诗为证:《从军行》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讲的正是决战漠北,大将军卫青以武钢车合围匈奴单于,从使漠南无王庭的一战

结合史记的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 这段确切的描写了大将军卫青穿过沙漠后和匈奴相遇。用武刚车包围匈奴,风起之时反击,打得单于落荒而逃的情景

无论从称谓及事件“大将军出战”(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环境“白日暗榆关”(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战争打法“三面黄金甲”(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事件“单于破胆还”(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全部是紧紧围绕卫青与单于的一战。

但这样明显的一首诗,有时也逃不过有些后世误读,带入其他;而无视汉武朝任‘大将军’的只有卫青,李广更从来没正面对过单于,也没有这样的打法,更没有这样胜利的史实。

针对性如此强的一首诗,后人也能误读,移花接木,何况“龙城飞将”呢。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影视

《汉武帝》 师小红 饰演 卫青《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陆剑民饰演卫青

大汉天子第一部》宋大光饰演卫青

《大汉天子第二,三部》 董勇饰演卫青

《东方朔》 于小伟 饰演 卫青大汉天子剧照(8张)

《凤求凰》党昊 饰演 卫青

《剑行天下》刘雨涛 饰演 卫青

《仙女湖之墨仙》郑凯饰演 卫青

郑凯 饰演的卫青(10张)

《大汉贤后卫子夫》沈泰 饰演 卫青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