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军医


前言

85年栉风沐雨,85年春华秋实。她从红军中走来,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役;1948年进驻河北石家庄。85载的沧桑砥砺,红色基因在她的血脉中根植流淌,始终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为军民健康保驾护航。她,就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穿越厚重历史的峥嵘岁月,我们看到,一代代白求恩传人秉承“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巡诊足迹遍布河北、山西、新疆、内蒙、西藏5省50多个县,惠及30余万军民。

如今,一支由6人组成的援藏医疗队,已在这里扎根近5个月时间,他们在高原上播撒着医者大爱,筑起了一道雪域高原上的医疗卫生健康保障线。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让我们聆听他们的帮扶故事,见证他们的高原足迹。

援藏医疗队队长刘伟——

让白求恩精神之花在高原绽放

藏南高原环境恶劣,戍边官兵经常出现高原反应或突发疾病,而看病难的问题总是困扰着他们。

“驻下来,就要切实解决驻高原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今年5月底,踏上藏南高原的第一天,援藏医疗队队长刘伟就暗下决心。

头重脚轻、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初到洛扎的第3天,刘伟强忍着高原反应,在当地武装部的协助下,驱车3个小时山路,抵达海拔近4700米的哨所,边吸氧边了解官兵的身体状况和医疗需求。

在做好洛扎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的同时,刘伟带领援藏医疗队,制定《洛扎县人民医院军队相关人员就诊规定》,为军人和军属开辟就诊绿色通道提供“四优”服务打下制度基础。建立陪诊制度,设立军人病房,在各服务窗口和诊室、病区张贴“军人及军属依法优先”提示牌,浓厚为部队服务氛围,赢得官兵点赞。

刘伟还带领援藏队员克服恶劣天气和高原反应,前往基层部队,开展巡诊送药活动,在高原地区树起了“雪域军医”的良好形象。

切实为当地藏汉群众解决疾苦,挽救生命,是刘伟为自己的团队定下的第二个目标。

近5个月以来,他带领的团队不等不靠不推,为洛扎县人民医院开创了23项新业务新技术,抢救危重患者39人次,组织远程会诊34次,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采取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优化就诊流程等措施手段,实现从“输血援助”到“造血帮扶”的转变;巡诊义诊10余场,服务当地军民近400人次。

西藏疫情期间,医疗队员采集核酸近10万人份,培训防护服穿脱近300人次,指导和直接参与规范化管理各类隔离人员300余人,为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的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民军医为军民。让白求恩精神,在这片缺氧但不缺精神的高原上发扬光大,是我们的使命!”刘伟表示,大家将继续努力,为西藏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援藏医疗队员齐洪武——

填补多项手术空白

“情况紧急,马上手术!”一名藏区群众,在工作中不慎从高处坠落,头部着地受伤,已出现脑疝征象,随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面对如此紧迫的情况,援藏医疗队队员齐洪武主动请战,开启急救“手术模式”。3850米的高原,正常人稍微活动就会呼吸困难,更何况是医疗手术,这对齐洪武和团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手术刚开始,一系列难题接踵而至。没有输血保障、专科手术器械欠缺,怎么办?

齐洪武精准设计手术切口,分段逐层处理出血部位。术中,还采用硬膜缘严密悬吊、止血材料压迫止血等措施,创新性使用骨科器械完成部分操作,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因为缺氧,齐洪武每完成一个手术步骤,就要停下来喘几口气,稍稍好转后又继续手术,汗水浸透整个手术衣。“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完成!”6个小时后,安静的手术室顿时响起了掌声。

在3850米高原,创下洛扎首例开颅手术纪录!

为提升洛扎县医院颅脑外伤的诊疗水平,齐洪武常常废寝忘食,查阅大量资料,制定发展规划和手术方案,尤其是对高原重型颅脑损伤的紧急救治,已从探索阶段进入到实战。

为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他还制作科普性专科视频、指导医生论文撰写。截至目前,开展颅脑手术6台、新技术新业务7项,填补了多项空白。

援藏医疗队员刘彦卿——

为藏族同胞送医巡诊

“谢谢刘医生,多亏了您,我的腿好多了!”在洛扎县人民医院门诊,藏族女同胞激动地握住军医刘彦卿的双手。

就在几个月前,这位藏族女同胞还被双膝等多关节肿痛困扰着,不能正常行走。

详细查体、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被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由于多种原因,洛扎县医院的风湿病诊疗欠佳。作为专科医生,刘彦卿依据所掌握的风湿疾病相关诊疗方法,使这位藏族女同胞得到了规范治疗,症状大为减轻。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刘彦卿发现,因饮食习惯,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是当地多发疾病,24小时尿酸检测,是降尿酸治疗、对症下药的重要依据。然而,洛扎县并没有开展此项目。随后,刘彦卿积极与县医院沟通,使得此项目顺利开展,根据尿酸检测结果,有针对地选择降尿酸药物,造福了患有痛风的藏区人民。

在开展日常医疗帮扶之余,刘彦卿还积极参与巡诊。在洛扎县人民医院的支持下,医疗队开启往返奔波的巡诊之旅。近5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先后深入20余个村送医巡诊。

巡诊路途遥远,刘彦卿与队员们日夜兼程,克服头晕、缺氧等身体不适,将优质诊疗服务送到农牧民家门口。

援藏医疗队队员野战涛——

手术刀下的军民情

初到西藏时,高原缺氧,水土不服,昼夜温差大等,使援藏医疗队队员野战涛深感不适。但他仍无半分退缩,在经历了难捱的高原反应期之后,迅速地投入到了援藏工作中。8月8日晚,野战涛接到县医院急诊外科桑布主任的电话,“野医生!情况紧急,需要你的支援!”

原来,53岁的尼玛顿珠,因电锯伤致左手拇指不全离断,简易包扎后,怀揣着强烈的“保指”欲,慕名来到县医院寻求紧急治疗。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2个小时……挂掉电话后,野战涛第一时间赶到,并详细查看患者伤情。由于电锯裂伤,患者左手拇指神经、血管、肌腱、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加上当地医院没有显微吻合器械,经过和外科桑杰主任讨论,建议患者转到大医院进一步治疗。

然而,将病人送至医疗条件更好的大医院进行治疗,耗时太久,极有可能耽误病情。

“截除左手拇指!”看到医生的犹豫,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在本院进行。经过一番思索后,野战涛和外科手术团队,决定立即进行手术。与此同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随即打响……

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被紧急送往手术室。无影灯下,野战涛克服硬件缺乏的困难,站在手术台前,凝神屏息,神情专注。

在县医院医护人员全力配合下,每一步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肌腱缝合……经过数小时的“穿针引线”,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在医护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的拇指成活了。

尼玛顿珠是不幸的,意外来得太突然。尼玛顿珠又是幸运的,他赶上了国家对西藏地区的全力帮扶,西藏医疗救治水平已今非昔比;他遇到了援藏医疗队队员野战涛,敢于在刀尖上起舞,为生命护航。

援藏医疗队队员于立恒——

为藏族同胞筑起生命屏障

西藏,是援藏医疗队队员于立恒拓展人生宽度的地方。近5个月的高原磨砺,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更让他对西藏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浓的感情。作为军医,他深知老百姓看病不易,常常用肢体语言和藏族同胞交流,尽量选择更为合适的方案,让病人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感受到温暖。

老年患者央赤康卓,因患有肺心病、全心衰、多浆膜腔积液、大量胸水,导致呼吸困难,于立恒决定为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术中,莫拉(藏语:奶奶)心里特别的恐惧,身体不停地颤抖。“别怕,莫拉,请抓住我的手,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于立恒紧紧地握着患者因恐惧而颤抖的手,不停地安慰着。整个过程,让患者十分感动。一句句简单的安慰,一声声亲切的“莫拉”,让恐惧的内心不再害怕,让冰冷的双手温暖起来。

经过精心的治疗,莫拉心衰好转,康复出院。

援藏期间,为将“输血”变“造血”,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于立恒积极熟悉帮扶医院情况,以理论授课加临床实践培训的方式,让医护人员具备一定危重病人的急救能力,还与帮扶科室共同开展技术帮带,开展心包穿刺术、深静脉置管术、辛普森测量心功能等新技术。

8月,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于立恒第一个主动报名进驻县集中隔离点,执行采集核酸、心理疏导、穿脱防护服培训等任务,还积极参与隔离点的医废和生活垃圾处理。

回顾近5个多的援藏生活,于立恒感慨道:“条件虽艰苦,但每当听到一声‘谢谢’时,看到他们露出欣慰的笑容时,一切付出都值了!”

援藏医疗队队员张涛——

保障手术又战“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洛扎县人民医院的护理水平,在援藏医疗队员张涛的帮扶下,节节攀升。

作为援藏医疗队成员,医疗队唯一的护士,张涛在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评估手术室护士专科理论及技能的掌握,与护士长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在无影灯下,参与并指导颅脑、普外、妇产等外科手术操作规范;运用清单式管理模式,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时效。

一天深夜,县医院连续接诊两例头颅外伤患者,病人情况紧急,需尽快实施开颅手术。

县医院从未开展过颅脑手术,手术室护士无法上台配合医生,援藏护士张涛,顾不上高原缺氧反应,一头扎进手术室,连续奋战16个小时,配合团队顺利完成两例开颅止血术。此时,因缺氧,张涛浑身无力,头晕头痛。但将患者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看到藏族同胞眼含泪花,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戈尤(谢谢)……戈尤……,让她的疲惫“烟消云散”。

面对西藏突如其来的疫情,张涛主动请缨,积极投身到抗疫一线。在采集核酸队伍中,始终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利用休息之余,她还对公安系统、志愿者开展穿脱防护服培训,讲解注意事项,确保藏族同胞穿脱防护服的规范,做到人人过关,人人掌握,为非医务人员参与抗疫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