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军医




“这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

——内蒙古呼伦贝尔民兵护边员图门一家接力守边记事

■吕昊俊

图门策马在巡边路上。吕昊俊 摄

7月的呼伦贝尔,绿意如海。车在广袤的草原上飞驰几小时后,前方出现几座白色的蒙古包。一座蒙古包门口,“红色堡垒户”“优秀护边员”的牌子,格外醒目。

蒙古包的主人图门闻声迎了出来。一身蒙古袍干净朴素,伸出的双手厚实而温暖,一搭手便知是典型的蒙古汉子。

“我家距离中蒙界湖不到500米,守护着61.49公里的边境线。在坚守边疆的岁月中,我家与边防官兵、贝尔边境派出所结下深厚情谊。”图门笑着说。

图门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护边员,世代居住在草原深处。1939年,诺门罕战役爆发,图门的祖父巴日哈萨巴达拿起钢枪,加入当地抗日武装。战争结束,一起参战的牧民告诉图门父亲希日胡:“巴日哈萨巴达在战斗中牺牲了。”祖父临行前的嘱托,“一定要守好这片草原”,成为图门家的家训。

走进蒙古包,映入眼帘的是图门一家几代戍边的照片和荣誉证书,桌子上还有父辈巡边用过的望远镜、水壶、马鞍等。在一个木制相框里,有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一位身着蒙古袍的老人正和一名边防战士交谈。这名老人便是图门的父亲希日胡。图门说:“从小阿爸就告诉我,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出生在这里,必须担负起守边护边的使命。”

1985年,18岁的图门骑马到20公里外的苏木报名参加民兵。第二年,图门在民兵马上射击比武课目中获得第一名,当年被旗人武部选拔参军入伍。服役期间,图门训练刻苦,成绩优异,荣立三等功1次,光荣地加入党组织。

1990年,图门退伍后,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

“我这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护边,这也是祖父和父亲交给我最重要的任务。”图门说。

今年1月的一天,图门在草场放牧时接到电话:十几头骆驼在边境线旁觅食,随时可能越境。他顾不上自家羊群,跨上马便直奔边境线。

草原的天,说变就变。前一秒还风和日丽,下一秒便刮起白毛风。图门凭借多年的巡边经验,很快锁定骆驼群行踪,协助民警将骆驼群驱离边境线。当他返回牧点时,发现自家本就不多的羊被暴风雪吹散好几只。

后来,民警从牧民口中得知这一情况,便想办法给图门弥补损失。图门笑着说:“羊丢几只没啥,边境安全最重要。”

有牧民劝图门:“咱牧民照顾好自己的羊就行了,管那么多事干啥?”图门说:“我们出生在这里,守边就是守我们的家。”

“一个人干得好不算好,大家都做好了,边境才能真正稳固。”图门在完成巡边任务之余,策马往返于各个执勤点位,为新入职的护边员传授护边经验。

20多年来,图门坚持每日两次巡边,风雨无阻,先后累倒8匹马、骑坏6辆摩托车。他所在的边境管段,从未发生人畜越境事件。由于工作出色,图门先后被内蒙古自治区和内蒙古边检总站表彰为“边防工作先进个人”“十大优秀护边员”“优秀共产党员”。

“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直到我走不动了,我会像父亲一样,把守边护边的任务交给儿子。”夕阳西下,走在巡边路上,图门说,“我最大的愿望是儿子长大后,能继续守边护边。”

“阿爸,前面好像有个人影。”一天清晨,图门和儿子呼日吃过早饭便踏上巡边路。巡至界湖时,呼日发现湖边有人非法捕鱼。图门立即向边境派出所汇报,父子俩协助民警将4名非法捕捞人员控制住。

儿子呼日在巡边中的出色表现,让图门很是自豪。从去年开始,在海拉尔上高中的呼日和侄子塔力呼,多次提出想跟随图门一起巡边。“刚开始,孩子们看我年纪越来越大,怕我在巡逻路上遇到危险。时间一长,他们对边防有了感情。”

“从石头路到柏油路,从徒步难行到策马巡边,从完全依靠人力到配备信息化装备,边防的变化太大了。”图门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不但提高了护边员的待遇,还配发巡逻装备,牧民守边护边的热情更高了。

在图门的影响和带动下,不少牧民主动申请加入护边员队伍。如今,在呼伦贝尔边境辖区,牧民与边防官兵、边境派出所守望相助,筑起坚固的边防线。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