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健康

西柏坡的“赶考对”

1949年3月23日,西柏坡阳光明媚。西柏坡村前屋后,大大小小的几百辆车从西柏坡村一直延伸到十几里以外的郭苏河滩里……今天,是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的日子。

西柏坡中共中央大院内,一些人已经离开。下午2点30分左右,毛泽东从住了10个月的小院里走出来,正好碰到迎上来的周恩来。

周恩来知道主席肯定又是一夜未眠,上午才休息一会儿,所以关切地问:“主席,休息好了没有?”

毛泽东望着远处连绵雄伟的太行山,意味深长地说道:“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

周恩来答道:“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就是西柏坡时期两位伟人的“赶考对”。这个“进京赶考”,“进京”意味着执政,“赶考”是要接受考验,其中有着中共中央领导人对未来深刻的思考,也有着在战争年代、在西柏坡时期对“考试”丰富而扎实的准备。

此刻,我们回到70年前,看看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走过的路,重温一下中共中央领导人在“进京赶考”前那种充满豪情又自信的心态,还有胜利前谨慎且忧患的心态。

“赶考”路上的为民情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利益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西柏坡时期得到充分体现。

1947年在西柏坡村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这次会议吹响了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的战斗号角,推动各解放区掀起了土地改革的高潮,其势如暴风骤雨,成为几千年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

千百年来拥有自己土地的愿望得到实现,是农民多么高兴的事儿啊!他们踊跃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发展生产。

三大战役在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迅速取得胜利。

毛泽东说:“有了土地改革的胜利,才有打倒蒋介石的胜利!”在革命即将胜利,新的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更是重视“人民”的作用,他们明白:只有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让人民做国家的主人才是“王道”。

于是,在1948年的九月会议上,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即将建立的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级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专门作了阐述,指出我们党要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这些是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这一思想明确了以人民为主体的执政理念,为“进京赶考”时为谁执政指明了方向。

“赶考”路上的学习情怀

三大战役胜利后,面对从乡村进入大城市,面对即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艰巨新任务,中国共产党人知道,自己面对着很高的要求和严峻的考验。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很多敌对势力说“中国共产党能打得了天下,但是治理不了这个国家”的谬论时,坚定地指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但是面对一穷二白的国家,面对我们一直在农村打仗的广大干部士兵,毛泽东提出,要把“战斗队变成工作队”。

为此,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培养既懂打仗又懂经济建设、管理城市等综合多能型干部,要大家学经济,学管理,学技术,学习国内外的一切先进经验。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秘诀,应对任何挑战和风险考验的法宝。

为提高党员干部的各方面能力,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创办了大批党校、军校以及各类中等学校,旨在培养大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工作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为提高党的理论水平,毛泽东又向党的高级干部推荐了12本必读书目,指出:“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

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措施使党的干部得到迅速补充,他们在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为进城后全面执政奠定了基础,也使西柏坡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政党。

“赶考”路上的规矩意识

面对建国,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贯彻执行的法宝。

全面走向正规化,从党的政治生活,到经济建设,到军队建设,到文化宣传等等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步步,一项项启动并建立起来。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到西柏坡考察时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在西柏坡,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要求各地加强请示报告制度,规定凡决定权完全属于中央的事项,中央已有决定的,各地必须严格遵守并正确执行,以此来树立中央权威。中央通过了《关于健全党委制》,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要求各地都必须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制度,同时要求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

中央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提出实现党内民主的办法,是实行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制度,要求各级党委要按照党章定期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对于这种会议要赋予党章所规定的一切权力,不许侵犯。

毛泽东为防止个人崇拜,还要求做到:“不作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并列”,以此来防微杜渐,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些规矩和制度的建立,在党建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这些规矩和制度,有大政,有行为规范,有纪律约束,对于建立新中国的“赶考”新征程,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精神保障。

“赶考”路上的新启迪

从西柏坡出发的“赶考”迄今已是70年。中国共产党的角色和任务,由进京前的“如何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更好地领导建设”转变为当前形势下的“如何更好地长期执政”。回顾西柏坡的“赶考”,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启程,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是对治乱历史的深刻借鉴;是走向执政的铮铮誓言,是永远在“赶考”路上的回眸与思索。

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赶考永远不会结束!让我们继承“赶考”精神,秉承“赶考”之志,永远前行在路上!

(摘自2017年第8期《共产党员(河北)》,原标题为:《回眸:1949年的“赶考”》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