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5月,万里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家乡山东省东平县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仅仅一年多点的时间,抗日战争就全面爆发了。综观其人生历史,可以说,全面抗战中的八个春秋,是他一生政治生涯的奠基期。
东平湖畔举起抗日义旗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迅速在山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抗日救亡,组织抗日武装,领导山东人民进行抗战。
万里为广泛宣传抗日救亡,在东平县小学教师暑期训练班中,倡议全县教师集资创办“新文化书店”,出售进步书刊,吸引了许多教师和学生。书店虽存在不到半年,但在抗战初期为宣传抗日救亡和革命思想,提供了重要阵地,也成为东平中共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场所。之后,万里又以马公祠小学为基点,积极开展抗日活动,发展党员,使东平县党组织不断扩大。
1937年10月,中共东平县第一个县级组织——东平县工委会在万里家中正式成立,万里任书记。县工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开展抗日宣传,壮大党的组织,组建抗日武装。这两件事是东平县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万里走上地方负责人领导岗位的开始。
以万里为首的县工委会,从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到建立抗日救亡协会,再到创建农民福利会,牢牢抓住了组织群众这一抗日的关键环节。
当年12月,日军侵入山东腹地后,以万里为首的县工委会,发动全县民众向日军讨还血债,同时,为保存革命力量、培养党的干部,组织部分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奔赴延安。
1938年1月,万里调整充实了县工委会成员,增补田子珍为委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统一战线和抗日武装两个方面的工作上。2月,田子珍带领东平县田大店20多人的抗日武装与刘星、陈伯衡带领的汶上县近百人的队伍在汶上县永安寺宣布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东汶人民抗日自卫队。这支由东平、汶上两县进步知识分子和农民组成的抗日自卫队,是在中共东平县工委会、鲁西南工委会直接领导之下,在东平湖畔树起的第一杆抗日义旗。东汶人民抗日自卫队建立后,扩建队伍,筹集枪支,突袭张楼伪据点。4月,自卫队为配合台儿庄会战,在汶上县白塔村伏击日军。白塔村战斗,是东平、汶上人民第一次听到打击日军的枪声,是自卫队员第一次经受血与火的考验。
泰山西麓创建山区根据地
泰西,是指泰山以西地区,包括泰安(西)、肥城、长清、平阴、东阿、东平、汶上、宁阳八县,北抵山东省会济南,南达大汶河两岸,东靠津浦铁路,西跨黄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这个地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对敌可直接威胁战略重镇济南和南北交通大动脉津浦铁路,对我可沟通鲁西、鲁中两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联系。
1937年12月31日,日军占领泰安。1938年1月1日,中共党员张北华等遵照山东省委指示,在泰安县张夏镇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并同肥城边家院一带和安临站一带的抗日武装会合,于1月12日正式宣布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自卫团的诞生、壮大,为开创泰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1938年5月,中共泰西特委建立,由段君毅任书记,万里任宣传部长。特委成立后,将建党、建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从此,开始正式创建泰西抗日民主根据地,万里也进入了高一层的党的领导岗位。
万里到特委,立即投入到建党整军工作中,培养党员骨干,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经过整训,自卫团军政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或为一支名副其实的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9月,万里和何光宇带领部分自卫团部队,开赴东平,发动群众,创立根据地,将当地抗日武装整编为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第十支队东进梯队。
11月,泰西地区各抗日武装齐集大峰山区,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共4000余人。等六支队的建立,在泰西地区公开打起了共产宅领导的八路军的旗帜,成为泰西抗战史上光珲的一页。第六支队组建后,中共泰西特委决定:部队开赴平阴县南部、东阿县东部和东平县北部一带山区,开辟平阿根据地。万里同部队一起来到平阿山区。1939年2月1日,在万里等人努力下,中共平阴县委正式成立。县委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党组织、群众组织和抗日武装的发展。
从1938年5月到1939年3月的10个月中,中共泰西特委在泰山西端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敌后抗日旗帜。
1939年3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东进支队进入泰西,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提出:“创建泰西根据地,依山(泰山)傍湖(东平湖)向外发展。”不久,东进支队与进入泰西的鲁西区党委、泰西特委和第六支队会合,万里有幸在罗荣桓领导下工作。3月20日,泰西地区抗日活动积极分子大会在东平县常庄召开,罗荣桓在大会上肯定了泰西党和部队的工作,提出应大力发展基层抗日民主政权。以这次大会为标志,泰西进入了全面开创抗日民主根据地阶段。
泰西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日军的注意。5月,日军调集5000多人合围肥城陆房山区,妄图摧毁泰西根据地。一一五师部队和第六支队等部,以及中共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机关,歼灭日军1200多人,粉碎了敌人的合围。万里亲身经历了这场血与火的较量。
6月以后,万里按照鲁西区党委建党建政的号召,带领工作队在平阴、东平、东阿一带倾全力抓党员发展和党组织建设工作,以及基层
1939年10月26日,泰西行政委员会成立;11月底,泰西专署成立。二者的先后建立,标志着泰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正式形成。万里以其卓越的宣传和组织能力,为创立泰西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巨大贡献。
运河西部建设平原根据地
运西,指鲁西大平原上京杭运河以西、黄河两岸地区。从民风看,运西地区民性强悍,崇尚义气,素有梁山泊英雄好汉遗风。
1939年8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梁山全歼日军300余人,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鲁西人民。8月下旬,鲁西军政委员会在东平湖内的小安山召开会议,确定创建鲁西平原抗日民主根据地。梁山战斗和小安山会议,把创建平原根据地提上了日程。
1939年底,运西地委成立。1940年4月,运西专署成立。申云浦任地委书记,万里任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军政委员会书记、青委书记。
万里任地委副书记后,主要精力用于协助申云浦进行巩固党的工作。通过审查干部、整顿支部、思想教育,到1941年上半年,巩固党的工作基本结束。这一工作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发展根据地和后来在严酷条件下坚持根据地,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万里还参与了发动群众、建设政权的组织领导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万里表现了很高的政策水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1940年11月,万里升任运西地委书记,时年24岁。
1940年下半年的百团大战之后,日军开始加紧对付根据地的军民。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对各根据地进行军事摩擦和经济封锁。中国的敌后抗战进入了最为艰难的时期。1941年初,中共领导的鲁西和冀鲁豫边区两平原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封锁,逐渐退缩。为加强这两个地区对敌斗争,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争,根据中共北方局决定,7月,鲁西和冀鲁豫边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万里领导的运西地区处于根据地的中心位置,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它的建设。万里与其他党政军领导干部一起领导运西军民一面开展对敌斗争,一面进行根据地建设。在抗战最艰苦的1941年到1942年,万里领导军民建设并坚持了运西根据地,其中的濮县、范县和观城县,既无日伪据点,也无顽军驻扎,是冀鲁豫边区唯一的三个完整县,被誉为“钢铁濮范观,边区小延安”。而1941年时全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只有六个完整的县,1942年时全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只有七个完整的县。
倾力于民主民生运动
从1942年10月开始,冀鲁豫区党委政民工作队以濮县、范县为试点,开展民主民生运动。民主民生运动的内容是,反贪污,查黑地,实行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增资增佃;改造村政权。到1943年1月,濮范两县的民主民生运动基本结束。运动的结果,使广大贫苦农民初步获得了解放,封建顽固势力受到了削弱,中间势力发生了分化,基本群众开始占优势。
运西地委除配合政民工作队在濮范两县搞试点外,还在中心区的鄄北,进行了民主民生的试点工作,并结合进行建党、整顿民兵等工作。万里对鄄北旧城集民主民生运动极为关注,专程到旧城集了解情况,亲自主持召开由部分积极分子参加的座谈会。万里在充分肯定旧城集的民主民生运动的同时,强调开展民主民生运动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要求进一步巩固运动成果,加强民主思想教育,采取民主方式建立村抗日政权,加强民主法治教育。
1942年底,冀鲁豫边区进行第三次精兵简政,运西地委由段君毅任书记,万里改任副书记。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减祖、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要求各根据地开展检查减租减息运动,彻底完成双减。从1943年冬到1944年春,冀鲁豫区党委和运西地委负责人段君毅、万里等,在工作中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实行“大胆放手”的领导方法,指导民主民生运动健康前进,使根据地由缩小走向巩固、恢复和新的扩展。
1945年5月20日,《冀鲁豫日报》以“代论”的形式转载了万里发表于1944年12月27日的《继续贯彻大胆放手的领导方法》一文,用以指导运西和冀鲁豫边区的民主民生运动。这篇文章得到了正在全力研究冀鲁豫边区民主民生运动的北方局代理书记邓小平的注意。
6月6日,邓小平在中共冀鲁豫分局群众工作会议上,对冀鲁豫边区的民主民生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既充分肯定了运动的成绩,又指出在运动中存在的弱点和冋题,并对今后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万里出席了会议,聆听了邓小平的报告,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这是万里第一次见到邓小平。
运西和冀鲁豫边区的民主民生运动,开展得最早,成果也最显著。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贫苦农民起来,为确立自己“人”的地位、为从根本上建设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为创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而顽强的奋斗。由于这场运动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内进行的社会变革,所以有些外国专家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
从局部反攻到大反攻
经过民主民生运动的冀鲁豫边区根据地,1944年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到1945年初,冀鲁豫边区有12个专区、116个县政权、近2000万人口,成为敌后最大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运西地区辖有18个县,成为全边区的第一大专区,运西军分区的主力部队达到1.5万人,还有几十万民兵。
1945年6月20日,为加强豫东攻势作战,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成立了豫东指挥部,段君毅调任政治委员,万里再次任运西地委书记,并兼军分区政治委员。
7月16日,冀鲁豫边区下达了发起解放阳谷战役的命令,以运西军分区部队为主攻。在阳谷战役中,运西军分区部队激战六日,毙敌近1000人,俘敌2000多人,活捉四名伪县长,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物资,为收复阳谷重镇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冀鲁豫边区军民对日伪军的夏季攻势作战,把敌人占领的点线包围得越来越紧。8月9日,毛泽东发出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全面大反攻开始。8月11日,冀鲁豫行署和军区联合发出命令,号召全边区军民实行总动员,解除盘踞在边区中的日伪军武装。万里率地方部队和民兵在运西地区投入到抗日大反攻的滚滚洪流中,先后收复鄄城县、菏泽等地,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9月,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头,运西地委召开了全地区主要干部会议。万里在会议上做了重要报告,指出:中国抗战胜利后正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内战危险,我们的方针是不赞成内战,阻止内战,反对内战;要求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准备进行自卫战争;决定中心区的任务是扩军和开展大生产运动,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此时,万里的人生随着国家的命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作者是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来源:《百年潮》2016年12期)
东平湖畔举起抗日义旗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迅速在山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抗日救亡,组织抗日武装,领导山东人民进行抗战。
万里为广泛宣传抗日救亡,在东平县小学教师暑期训练班中,倡议全县教师集资创办“新文化书店”,出售进步书刊,吸引了许多教师和学生。书店虽存在不到半年,但在抗战初期为宣传抗日救亡和革命思想,提供了重要阵地,也成为东平中共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场所。之后,万里又以马公祠小学为基点,积极开展抗日活动,发展党员,使东平县党组织不断扩大。
1937年10月,中共东平县第一个县级组织——东平县工委会在万里家中正式成立,万里任书记。县工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开展抗日宣传,壮大党的组织,组建抗日武装。这两件事是东平县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万里走上地方负责人领导岗位的开始。
以万里为首的县工委会,从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到建立抗日救亡协会,再到创建农民福利会,牢牢抓住了组织群众这一抗日的关键环节。
当年12月,日军侵入山东腹地后,以万里为首的县工委会,发动全县民众向日军讨还血债,同时,为保存革命力量、培养党的干部,组织部分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奔赴延安。
1938年1月,万里调整充实了县工委会成员,增补田子珍为委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统一战线和抗日武装两个方面的工作上。2月,田子珍带领东平县田大店20多人的抗日武装与刘星、陈伯衡带领的汶上县近百人的队伍在汶上县永安寺宣布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东汶人民抗日自卫队。这支由东平、汶上两县进步知识分子和农民组成的抗日自卫队,是在中共东平县工委会、鲁西南工委会直接领导之下,在东平湖畔树起的第一杆抗日义旗。东汶人民抗日自卫队建立后,扩建队伍,筹集枪支,突袭张楼伪据点。4月,自卫队为配合台儿庄会战,在汶上县白塔村伏击日军。白塔村战斗,是东平、汶上人民第一次听到打击日军的枪声,是自卫队员第一次经受血与火的考验。
泰山西麓创建山区根据地
泰西,是指泰山以西地区,包括泰安(西)、肥城、长清、平阴、东阿、东平、汶上、宁阳八县,北抵山东省会济南,南达大汶河两岸,东靠津浦铁路,西跨黄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这个地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对敌可直接威胁战略重镇济南和南北交通大动脉津浦铁路,对我可沟通鲁西、鲁中两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联系。
1937年12月31日,日军占领泰安。1938年1月1日,中共党员张北华等遵照山东省委指示,在泰安县张夏镇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并同肥城边家院一带和安临站一带的抗日武装会合,于1月12日正式宣布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自卫团的诞生、壮大,为开创泰西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1938年5月,中共泰西特委建立,由段君毅任书记,万里任宣传部长。特委成立后,将建党、建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从此,开始正式创建泰西抗日民主根据地,万里也进入了高一层的党的领导岗位。
万里到特委,立即投入到建党整军工作中,培养党员骨干,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经过整训,自卫团军政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或为一支名副其实的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9月,万里和何光宇带领部分自卫团部队,开赴东平,发动群众,创立根据地,将当地抗日武装整编为山东省第六区抗日游击第十支队东进梯队。
11月,泰西地区各抗日武装齐集大峰山区,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共4000余人。等六支队的建立,在泰西地区公开打起了共产宅领导的八路军的旗帜,成为泰西抗战史上光珲的一页。第六支队组建后,中共泰西特委决定:部队开赴平阴县南部、东阿县东部和东平县北部一带山区,开辟平阿根据地。万里同部队一起来到平阿山区。1939年2月1日,在万里等人努力下,中共平阴县委正式成立。县委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党组织、群众组织和抗日武装的发展。
从1938年5月到1939年3月的10个月中,中共泰西特委在泰山西端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敌后抗日旗帜。
1939年3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东进支队进入泰西,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提出:“创建泰西根据地,依山(泰山)傍湖(东平湖)向外发展。”不久,东进支队与进入泰西的鲁西区党委、泰西特委和第六支队会合,万里有幸在罗荣桓领导下工作。3月20日,泰西地区抗日活动积极分子大会在东平县常庄召开,罗荣桓在大会上肯定了泰西党和部队的工作,提出应大力发展基层抗日民主政权。以这次大会为标志,泰西进入了全面开创抗日民主根据地阶段。
泰西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日军的注意。5月,日军调集5000多人合围肥城陆房山区,妄图摧毁泰西根据地。一一五师部队和第六支队等部,以及中共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机关,歼灭日军1200多人,粉碎了敌人的合围。万里亲身经历了这场血与火的较量。
6月以后,万里按照鲁西区党委建党建政的号召,带领工作队在平阴、东平、东阿一带倾全力抓党员发展和党组织建设工作,以及基层
1939年10月26日,泰西行政委员会成立;11月底,泰西专署成立。二者的先后建立,标志着泰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正式形成。万里以其卓越的宣传和组织能力,为创立泰西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巨大贡献。
运河西部建设平原根据地
运西,指鲁西大平原上京杭运河以西、黄河两岸地区。从民风看,运西地区民性强悍,崇尚义气,素有梁山泊英雄好汉遗风。
1939年8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梁山全歼日军300余人,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鲁西人民。8月下旬,鲁西军政委员会在东平湖内的小安山召开会议,确定创建鲁西平原抗日民主根据地。梁山战斗和小安山会议,把创建平原根据地提上了日程。
1939年底,运西地委成立。1940年4月,运西专署成立。申云浦任地委书记,万里任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军政委员会书记、青委书记。
万里任地委副书记后,主要精力用于协助申云浦进行巩固党的工作。通过审查干部、整顿支部、思想教育,到1941年上半年,巩固党的工作基本结束。这一工作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发展根据地和后来在严酷条件下坚持根据地,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万里还参与了发动群众、建设政权的组织领导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万里表现了很高的政策水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1940年11月,万里升任运西地委书记,时年24岁。
1940年下半年的百团大战之后,日军开始加紧对付根据地的军民。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对各根据地进行军事摩擦和经济封锁。中国的敌后抗战进入了最为艰难的时期。1941年初,中共领导的鲁西和冀鲁豫边区两平原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封锁,逐渐退缩。为加强这两个地区对敌斗争,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争,根据中共北方局决定,7月,鲁西和冀鲁豫边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边区。万里领导的运西地区处于根据地的中心位置,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它的建设。万里与其他党政军领导干部一起领导运西军民一面开展对敌斗争,一面进行根据地建设。在抗战最艰苦的1941年到1942年,万里领导军民建设并坚持了运西根据地,其中的濮县、范县和观城县,既无日伪据点,也无顽军驻扎,是冀鲁豫边区唯一的三个完整县,被誉为“钢铁濮范观,边区小延安”。而1941年时全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只有六个完整的县,1942年时全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只有七个完整的县。
倾力于民主民生运动
从1942年10月开始,冀鲁豫区党委政民工作队以濮县、范县为试点,开展民主民生运动。民主民生运动的内容是,反贪污,查黑地,实行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增资增佃;改造村政权。到1943年1月,濮范两县的民主民生运动基本结束。运动的结果,使广大贫苦农民初步获得了解放,封建顽固势力受到了削弱,中间势力发生了分化,基本群众开始占优势。
运西地委除配合政民工作队在濮范两县搞试点外,还在中心区的鄄北,进行了民主民生的试点工作,并结合进行建党、整顿民兵等工作。万里对鄄北旧城集民主民生运动极为关注,专程到旧城集了解情况,亲自主持召开由部分积极分子参加的座谈会。万里在充分肯定旧城集的民主民生运动的同时,强调开展民主民生运动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要求进一步巩固运动成果,加强民主思想教育,采取民主方式建立村抗日政权,加强民主法治教育。
1942年底,冀鲁豫边区进行第三次精兵简政,运西地委由段君毅任书记,万里改任副书记。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减祖、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要求各根据地开展检查减租减息运动,彻底完成双减。从1943年冬到1944年春,冀鲁豫区党委和运西地委负责人段君毅、万里等,在工作中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实行“大胆放手”的领导方法,指导民主民生运动健康前进,使根据地由缩小走向巩固、恢复和新的扩展。
1945年5月20日,《冀鲁豫日报》以“代论”的形式转载了万里发表于1944年12月27日的《继续贯彻大胆放手的领导方法》一文,用以指导运西和冀鲁豫边区的民主民生运动。这篇文章得到了正在全力研究冀鲁豫边区民主民生运动的北方局代理书记邓小平的注意。
6月6日,邓小平在中共冀鲁豫分局群众工作会议上,对冀鲁豫边区的民主民生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既充分肯定了运动的成绩,又指出在运动中存在的弱点和冋题,并对今后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万里出席了会议,聆听了邓小平的报告,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这是万里第一次见到邓小平。
运西和冀鲁豫边区的民主民生运动,开展得最早,成果也最显著。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贫苦农民起来,为确立自己“人”的地位、为从根本上建设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为创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而顽强的奋斗。由于这场运动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内进行的社会变革,所以有些外国专家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
从局部反攻到大反攻
经过民主民生运动的冀鲁豫边区根据地,1944年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到1945年初,冀鲁豫边区有12个专区、116个县政权、近2000万人口,成为敌后最大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运西地区辖有18个县,成为全边区的第一大专区,运西军分区的主力部队达到1.5万人,还有几十万民兵。
1945年6月20日,为加强豫东攻势作战,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成立了豫东指挥部,段君毅调任政治委员,万里再次任运西地委书记,并兼军分区政治委员。
7月16日,冀鲁豫边区下达了发起解放阳谷战役的命令,以运西军分区部队为主攻。在阳谷战役中,运西军分区部队激战六日,毙敌近1000人,俘敌2000多人,活捉四名伪县长,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物资,为收复阳谷重镇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冀鲁豫边区军民对日伪军的夏季攻势作战,把敌人占领的点线包围得越来越紧。8月9日,毛泽东发出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全面大反攻开始。8月11日,冀鲁豫行署和军区联合发出命令,号召全边区军民实行总动员,解除盘踞在边区中的日伪军武装。万里率地方部队和民兵在运西地区投入到抗日大反攻的滚滚洪流中,先后收复鄄城县、菏泽等地,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9月,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头,运西地委召开了全地区主要干部会议。万里在会议上做了重要报告,指出:中国抗战胜利后正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内战危险,我们的方针是不赞成内战,阻止内战,反对内战;要求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准备进行自卫战争;决定中心区的任务是扩军和开展大生产运动,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此时,万里的人生随着国家的命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作者是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来源:《百年潮》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