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肉丝面的味道
■高炜罡 吴亮超 周 琢
天刚蒙蒙亮,袅袅炊烟从山间一户人家缓缓升起。
早早起床的周大娘,娴熟地用手中的擀面杖在饧好的面团上来回擀动。面团渐渐变成一张薄片,叠层、切条、抖面,一根根宽细均匀的手擀面逐渐成形。
“手擀面要现做的才好吃。”一边说,周大娘一边将面条摊铺在排帘上晾晒。此时,一斤鲜猪肉也送到了家门口。
为了提前准备好给贵客的午饭,周大娘一早就备好了食材。“修路,那可是体力活,得吃饱才有力气干。我们平时下地干活,也是吃面。”她说。
时至中午,武警福建总队宁德支队执勤三大队教导员林圣兴和寿宁中队指导员易小龙,带着中队官兵从道路施工现场返回,来到上党村周大娘家中。
周大娘等的贵客,就是这群兵。
早已等在门口的周大娘,赶紧招呼官兵们坐下,转身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几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端了上来。
煎得金黄金黄的荷包蛋底下,肉丝塞满了手擀面的缝隙。一上午的劳动,官兵们都已饥肠辘辘,纷纷拿起筷子大快朵颐。
“这肉丝面可真扎实!”“太香啦!”不一会儿,碗见了底。周大娘很快又从厨房端出一大锅刚煮好的面条。“多吃点,管够。”周大娘笑着对大家说。
除了过年,周大娘家也就这段时间最热闹——自打儿子参军到部队后,便很少回家。
朴素的房间里,周大娘和胸戴大红花、身穿绿军装的儿子那张合影,分外醒目。墙上高高地挂着一块“光荣之家”的牌子。
“看着孩子们在家里吃饭,就像看到我儿子穿着军装回家一样。”周大娘望着年轻的官兵们说,“去部队的前一天晚上,我也给他做了一碗肉丝面。”
柴火香,葱花鲜,千般暖,万般情。一位纯朴的母亲,用最真挚的情感浸润着官兵的心田。
一碗肉丝面,引出官兵们的感激之情。
什么是人民子弟兵?什么是鱼水深情?什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无言的感动,化为官兵们最坚定的念头:修好了路,村里经济活了,乡亲们收入提高了,以后周大娘、王大娘……家家户户光景越来越好。
简单休息后,他们又赶往修路施工地点,再次挥动铲锹。
尽快把通往山外的路修好!人民子弟兵用实际行动回馈着乡亲们这份朴实无华的情感。
一条坚实的水泥路,在官兵眼中渐渐活络了起来。
“我是人民子弟兵,不负人民养育恩。”回到中队后,士兵汪春意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下这样一句话。
一条路的“世界观”
■陈志刚 熊修宁 吴亮超 田 栋
雨后,漫山的锥栗树在空气中散发出淡淡清香。
经过一片茶田后,武警福建总队宁德支队扶贫工作组的汽车开始缓缓爬坡。
这是一条能容下3辆车并排通行的水泥公路。一路行来,既没有山路惯有的那般颠簸,也没有记忆中乡间道路的尘土飞扬。
车辆停在半山腰,记者跟随工作组抵达此行目的地——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上党村的出村道路施工现场。
碾压机紧跟着摊铺机,正对最后一段工程进行作业。“打通了这条‘致富’路,大伙儿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上党村村支书吴信回眼中充满期待。
一条路,意味着什么?
对武警宁德支队执勤三大队教导员林圣兴来说,这条路意味着责任与担当。
对寿宁中队指导员易小龙而言,这条路意味着军人的使命和追求。
对士兵汪春意来说,这条路意味着成长与蜕变。
一条路,不仅连接着外面的世界,也连接着人民子弟兵内心的世界。在这段盘山而建的公路上,他们找寻到了心中的那条“路”,也在这当中,定格了自己的世界观……
透过这条路,林圣兴感受到了肩章上厚重的使命感;易小龙看到了人民子弟兵代代相承的红色血脉;汪春意触摸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向往……
这,便是一条路的“世界观”。
2020年8月15日,在武警官兵的帮助下,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上党村通往南平市政和县界的道路正式竣工通车。吴亮超摄
“这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彩虹”
村支书吴信回忘不了那段艰难的日子——2018年初,因为缺资金,上党村修了一半的公路停了工!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山高林密路远,这里的乡亲进一次城很难。很多人甚至大半辈子离家最远的一次,就是去乡里。村民们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到小卖部置办些生活用品都得走小半天。
教导员林圣兴没有想到,自己会被派到上党村担任“村官”。他更没想到,在这个陌生的村子里,自己竟扎下根来。
那一年,村支书吴信回迎来了36岁的挂职村干部林圣兴。
那次,林圣兴跟着部队扶贫工作组第一次到村里考察。曲折蜿蜒的20公里山路上,车轮几乎贴着山崖走,他的心悬了一路。
回去时,林圣兴简单吃了些干粮。他原本打算,利用路上的时间把考察到的情况理一理,没想到,一路颠簸,吐了一路。
“那时候,每次去上党村,感觉就像‘鬼门关’里闯一遭。”林圣兴说。
刚接手扶贫任务时,一直在部队工作的林圣兴“两眼一抹黑”。他从书上、网络上搜集了大量关于脱贫致富的资料,不停地“补课”。
“坐在屋子里看,不如撸起袖子干。”
刚开始修路第一天,林圣兴抄起铲子,铲下第一铲土,和工人们一起清除沿路的植被。路面平整后,和水泥、盖土工布、摊铺、铺设薄膜养路,每一道工序他都参与其中。
平日里带领整个大队官兵的教导员,如今成为对全村百姓负责的编外“村官”。
一天上午,林圣兴接到施工队伍打来的电话:“这几根电线杆不移走的话,路没法修!”电话里那个声音略显焦急。
林圣兴赶忙找来驾驶员,从市区驱车近两个半小时,抵达上党村施工现场。顺着工人的手指望去,他发现,经过平整的道路已初具规模,唯独有几根电线杆杵在路中间。
电线杆挡路,能移吗?找谁移?怎么移?
林圣兴急得上网查。有网友说,这种情况可以找当地供电公司。
支书吴信回也不确定,这能不能行得通。半信半疑间,林圣兴带上武警寿宁中队指导员易小龙,一起去了县供电公司。
供电公司的领导得知,部队官兵正在帮村里百姓修路,很快便安排工作人员去现场查看情况。
几天后,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村里,在不影响供电的基础上,将电线杆移到了路旁边。
一道难题,就这样迎刃而解!对这位部队来的“村官”,乡亲们打心眼里喜欢。
每次去村里,林圣兴都会到村民家中唠家常。有时,他买上一些学习用品带给村里的孩子。有时,他到茶田里帮大家采茶。村里危房改造,他拎着水泥桶,帮乡亲砌墙。
后来,部队出资帮助村里贫困户引进油茶种植。林圣兴又带着官兵们上山帮乡亲们种油茶。
“穿着这身衣服,干着这份工作,就要对得起这份责任。”林圣兴时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如同这条路,如同千千万万条路,承载了各自不同的希冀,也被赋予了相同或不同的意义……
于是,林圣兴将自己的世界观,融进这条路里。
去年7月,一场大暴雨引发的山洪,袭击了上党村,大片田地被冲毁。由于山体大面积滑坡,正在改建的道路被阻断,工程陷入停滞。
情急之下,村民们拨通了部队的电话。很快,武警宁德支队向市农业、水利部门协调来人员和设备,赶赴上党村抢险救灾。
路被阻断,设备进不去,林圣兴带着官兵将垮塌的石方一块一块挪走,开出一条道来。田地被洪水浸泡,官兵们用铲锹一点一点挖掉淤泥,疏导洪水。
军民奋战两天一夜后,道路淤泥清理干净了,冲毁的田地重整了,乡亲们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道路施工得以继续进行。
“要不是武警官兵及时赶来,俺家的田就完了。”望着一个个“橄榄绿”背影,村民杨忠成感动不已。
那天下午,阳光穿破乌云,洒在群山上。雨后天晴,天边出现了美丽的双彩虹。
“这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彩虹。”满身泥水的执勤三大队士兵汪春意抬起头,微眯双眼,望着天空出了神。
武警福建总队宁德支队寿宁中队官兵到驻地下党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吕少波摄
“我正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道路改建项目开工第一天,汪春意就跟着教导员林圣兴上了山。
那是汪春意第一次戴上白手套和黄色安全帽,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在工地干活。
汪春意的家乡在安徽一座不算大也不算太小的城市。家境优渥的他,从小没吃过什么苦。他曾想到,入伍后自己会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参加抢险救援任务。不过,穿着迷彩服在工地上干活,这是他未曾想过的。
小半天下来,汪春意心里有了些许不情愿:“我来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不是在工地和泥铲土!”
发现汪春意情绪有些低落,林圣兴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带着他就往山上走。
那是一条坡度很陡、杂草丛生的小路,地上还有摩托车碾过的车轱辘印。
雨后的土路,显得有些泥泞。汪春意走得小心翼翼,生怕滑倒。
“你知道为什么要修路吗?”林圣兴问。汪春意摇了摇头。
林圣兴指了指旁边的锥栗林:“你看,这都是乡亲们种的。锥栗运到寿宁县每斤卖7块钱,运到政和县则是9块钱。路程差不多的情况下,你会把锥栗拉到哪边卖?咱们现在脚底下走的这条道,就是以前乡亲们背着一筐筐锥栗去政和县走过的老路。”
汪春意沉默不语,好像听懂了教导员的意思。“2块钱差价,背后是乡亲们翘首以盼的一笔收入。”
上党村下辖7个自然村,周边山地遍布大量生态林,植被资源丰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
历次反“围剿”战役中,国民党军队在这里经常陷入“上面有共产党,下面也有共产党”的窘境。久而久之,“上党”“下党”这样承载着厚重历史含义的地名就叫开了。
如今,复杂地形带给这座贫困山村的却是极其不便的交通条件。
答案,显而易见。这条路,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交通、提高运输能力,更是全村百姓翘首企盼的致富路。
后来,林圣兴每次去上党村,汪春意都主动申请跟着一起去。修房子、种油茶、摘茶叶……和乡亲们在一起劳作,汪春意的想法也慢慢改变。
原本,汪春意打算服完两年兵役就退伍,家里人也盼着他早点回来完成学业。
那年9月,汪春意却选择了留队。“我正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而且我想把它做完……”电话里,他这样告诉父母。
如何才算是做完?汪春意觉得,至少要亲眼看到这条路通车,要看到全村1200多名乡亲过上好日子……
不知不觉中,中队战友发现,以前训练时喜欢偷点懒的那个汪春意,现在变得格外刻苦。就连他的餐盘里,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有剩饭剩菜。
也是这一年,汪春意向中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上党村,他看到了很多像教导员一样奋战在扶贫攻坚一线的普通党员,也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光芒。
熠熠生辉的党徽,在汪春意眼中无比耀眼。他说:“上党,下党,我在这里明白了党员的意义。”
逐渐褪去稚嫩的外壳,一个属于新时代年轻军人的世界观由此成形。
武警官兵到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上党村帮老百姓修路。吕少波摄
“我知道自己是为了谁,这就足够了”
追求,意味着什么?
夜深人静时,武警寿宁中队指导员易小龙常常思考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他从未停止寻找答案。
“按照最初的路线设计规划,如果这条路能从这片林间穿过,不仅里程近、耗时短,还能节约大笔建设经费,用来建设其他项目。”易小龙告诉记者,由于生态保护需要,初稿未能通过。后来,他们邀请设计单位重新考察设计路线。
因为路途遥远、时间有限,官兵们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易小龙尝到了村里几位大娘亲手做的肉丝面。
大娘叫不上官兵的名字。在她们眼中,穿着绿军装的人,都是最亲切可爱的兵娃娃。
那也是易小龙第一次被素不相识的乡亲们感动。那一刻,他似乎寻到了那个答案的一角。
在下党乡的乡史馆里,易小龙看到这样一块刻字的石碑:杨耀明,上党村人、南区游击队员,1941年6月于上党坑底外桥头被害牺牲;周俊回,上党村人、闽北游击队员,1941年6月在上党鸡公坪战斗中牺牲……以及佚名。
易小龙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抓住了。回到中队后,他找来数百页厚的《寿宁县志》,一页一页翻看……
这条武警官兵援建的道路尽头,正好处于寿宁、政和、庆元三县交界处。这一带,曾是中共闽东特委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地点,粟裕等我党我军著名将领在这个地区战斗过。
这里曾进行过上百场战斗,而留下名字的革命烈士,只有11位。更多的先烈,带着他们的名字沉睡在了这段血与火的历史中……
再次来到道路施工现场,易小龙低头凝视,脚下这片深红色的土地,悲壮而顽强。他扬起头眺望,蜿蜒盘旋的道路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坚韧而挺拔。
“追求,是荒原上的种子,燃起生命的希望。”山风呼啸,青松摇曳。这一刻,易小龙仿佛听到,高亢的冲锋号角还响彻在群山之间。
青山有幸埋忠骨!站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易小龙的胸膛忍不住剧烈颤动着。
“那是令敌人闻之战栗的红色信仰,更是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坚定信念。我们现在享受到的美好生活,是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托起来的!”党史军史教育课堂上,易小龙这样告诉中队官兵。
在这座默默无闻的山村,在这条不长的道路上,易小龙找到了自己追寻已久的答案。它早已融入生命,成为一种传承。而这种传承,是共和国军人身上红色血脉的代代赓续。
岁月穿梭,时代在变,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追求永远不变。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伴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激昂鼓点,官兵们再次来到这里。
闽东人民身上,同样流淌着红色血脉。他们勇敢地向贫困宣战,誓要走出一条建设美好家园的阳光大道。
道路竣工那天,易小龙迫不及待地和妻子分享了这个喜讯。妻子问他:“这么辛苦,值得吗?”
沉默了一会儿,他缓缓说出一句话:“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我是谁。但是,我知道自己是为了谁,这就足够了。”
如果有机会,易小龙很想再尝尝村里周大娘亲手做的肉丝面。
不久前,笔者跟随工作组再次来到上党村。车辆缓缓驶入村里,乡亲们看到林圣兴后,热情地跟他打招呼:“林书记,路通车啦!上去看看吗?”
“老周,今年锥栗收成咋样?”林圣兴热情地一一回应。欢声笑语间,他感觉到乡亲们精神头儿更足了。
车停在村后的山坡上。放眼望去,一条标准的水泥公路,满载着乡亲们的美好愿景,突破群山重围,不断向外延伸。
眺望山间,目光所至,是历史与现代的交汇。
这条通往幸福生活的现代公路,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标定着人民军队的红色传承。
站在护栏旁,易小龙深吸一口大山里的清新空气。
天更蓝了,云更白了。那山,不再像以前那么高;路,也没有过去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