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建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的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吕春荣摄
近来,一批批访客慕名走进“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里的“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杜赢忙不迭地招待客人。泡上一壶赤溪白茶,话匣子就打开了:从欠债二十万元,到过上“衣食不愁”的小康生活,杜赢的心路历程说不尽。
“当初为什么想着回来?”这是杜赢常听到的问话。
“农村已今非昔比,人人大有可为。”杜赢总是笑着回答。
在八闽大地上,一个个鲜活故事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流传,故事的主人公有像杜赢这样的“新农人”,有带头致富的“兴农人”、发力振兴的“引凤人”,也有为这块土地注入新活力 的“新福建人”,他们的大手共同支撑起脱贫攻坚的一片天。
“人人可为,人人皆为”。3900万福建人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大手牵起小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在脱贫攻坚战场彰显使命担当,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底,福建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退出。
当前,福建持续用“绣花”功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高效奔小康。
“兴农人”跳进“农门”激发动能 乡村又活起来了
青山环抱,绿水长流,一条条平整的乡村路通进了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
下党曾是福建省唯一的“五无”特困乡:进出下党的唯一通道是一条长7.5公里、宽不足两米的羊肠小道,落后的交通阻断了下党人脱贫致富的脚步,让这里成了个“穷窝窝”。
如今已经返乡创业多个年头的王明寿,回想起从十几岁开始出去打工的岁月,觉得日子并不好过。“收入不是很好。”他叹了口气说,“那时候没办法,村里路都不通,不出去打工怎么办?”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下党的公路、水电建设等。偏僻、贫穷的下党迎来蝶变。
“要致富,先修路”翻开了下党发展的新征程。下党于1991年建成当地第1条公路,至今已经有5条公路进了乡,10条公路通了村,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下党乡亲看着欢喜:“路通百事通。”
通了路,货进来了,游客也来了,下党乡端起了红色旅游“这碗饭”。“修缮一条连心路”“升级一批旅游景点”“提升一堂课内涵”“策划一批富民项目”“培育一批新型产业”“完善一批基础设施”,“六管”齐下让下党乡朝着“中国红色旅游新地标”的目标迈开步子。
红色旅游让一批批游客接踵而来。人气渐渐聚起了财气,在外务工的王明寿看到了商机。从2014年起,他返乡开起了“如归民宿”,本来只想“试试水”,没成想,这些年民宿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我现在就想着尽最大努力把民宿做好,接待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如今,随着人气渐旺,下党乡陆续“冒出来”20多家民宿。
乡村发展的“底子”越来越厚,吸引着越来越多王明寿们返乡跳回“农门”,成为活跃在农村、在田间地头的“兴农人”,激发了新动能。
在他们当中,青春新势力敢想敢做,尤为突出——有的人奋战在乡村旅游“战线”上,有的人瞄准种植产业,有的人则发展电商,让好货“出山”。
在三明市泰宁县,杉城镇东石村的村民邹军林做起电商“如鱼得水”。今年随着跨境电商和直播的“大火”,他也开通了东南亚跨境电商和直播业务,店里笋干、锥栗等农产品的销路有了保障,销量不减反增。如今,成为致富带头人的邹军林,和县里的3家合作社、5家种植大户合作,带动14家农户每年增收2000元左右。
宁德市寿宁县委书记汤孔忠说:“青年人返乡创业不仅仅带回了资金、资源、项目,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群众在思想观念、市场意识、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转变,起到了领着乡亲干、帮助乡亲卖、带动乡亲富的作用,让乡村又活起来了!”
为了让人才回得了“农门”,愿意回“农门”,福建各地纷纷精准施策。如在宁德,自当地实施“宁智回归”工程以来,成功吸引了300多名现代海洋渔业、新型生态农业、电商物流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回流”,帮助3570名困难群众人均增收6200元;在南平,当地出台人才回归系列政策,结合“机关联商会”机制,依托驻外商会建立引才联络站,分类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以“情感+机制”推动人才回归,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高效奔小康。
“引凤人”促山村开大门走大路 产业兴旺起来了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福建遍地是“筑巢引凤”的故事,这得益于众多“引凤人”。
福州市纪委监委干部贾金焕就是其中一位。
秀丽的笔隔山下,大樟溪穿村而过,山水造就了福州市永泰县白杜村得天独厚的美景,却也成了拦路的屏障。
2018年,福州市纪委监委干部贾金焕被派驻到白杜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看着空落落的山村只觉得惋惜,“这么美的地方怎么只见人往外走,不往里进?”
说到底是因为穷。于是,贾金焕瞄准了村里主要的种植项目茶油。以往散种散卖,收入低且不稳定,他就组织新建了茶油加工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想办法把茶油 推出去。”村财一下就从0元增加到21万元。
有了村财,再加上专项资金,整修房屋,“扮靓”村落,贾金焕忙得热火朝天,白杜村重焕生机。
白杜村紧挨着百漈沟景区,村里有8座古色古香的清代古民居建筑。这不是现成的“旅游饭”吗?贾金焕盯着村口破败的废弃牛棚动了心思:如果改造成民宿,乘着乡村旅游的“春风”,一定有人气。
贾金焕找来长期在外谋生的白杜村人陈赐发,想让他帮村里“发展发展”,没想到陈赐发眼见家乡的发展,早动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两人一拍即合,热情高,信心足,只花了110天,民宿就改建成功,2019年春节后,“千寻白杜”民宿正式开门迎客。此后,许多村民返乡建采摘园,乡村休闲产业在白杜村逐步形成。
自2004年起,福建省已连续选派5批共1.8万多名干部驻村任职。除了驻村第一书记,福建省自2015年起,还先后选派两批干部8381人驻村蹲点。他们和贾金焕一样成为“引凤人”,“星星点点般”下沉在乡村一线,持续从“输血”帮扶到“造血”致富上发力,成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
在福建,还有一群特殊的“引凤人”活跃在乡村致富路上,他们被统称为“乡贤”,赖文达就是其中一位。作为漳州市平和县新建村走出的一名领导干部,赖文达曾任福建省物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18年退休后,他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不领报酬的特殊“村官”。
隐匿在深山密林中的新建村是革命老区村,也是曾经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在赖文达看来,有产业,才能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接力”。
自担任村支书起,赖文达就为新建村规划了八大产业,还引进了电商平台项目,让农产品不仅插上了飞出大山的翅膀,更是卖出了好价钱。
“通过电商平台,我们村原生态蜂蜜价格从原来的每斤15元上升到每斤120元。”2019年12月,新建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这让赖文达心里喜滋滋的。
当前,在这些“引凤人”的努力下,福建乡村发生美丽蜕变,乡村产业正振兴,进一步促进了十大乡村特色产业的形成,为奔小康装上“加速器”。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正大力实施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五千工程”,着力做强做优做大茶叶、水产、花卉苗木、水果、林竹、畜禽、蔬菜、食用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力争到2022年十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均超千亿元。
“新福建人”来“输血造血” 发展之路宽了
除了本土人才,外来人才流入也是驱动福建推进脱贫奔小康的重要力量。作为“新福建人”,他们在各自岗位为福建“输血造血”、发光发热,让这片热土焕发新机。
宁德核电公司,是福建人耳熟能详的一家企业,它为福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这家企业有个特点,就是外来人才特别多,陕西姑娘邵宁丽便是其中之一。
2008年年初到宁德核电公司工作的邵宁丽,如今已经成长为该公司党群工作部文宣模块主管。八年前,眼看着邵宁丽在宁德发展得越来越好,她的丈夫也从杭州来到福建工作。次年,夫妻俩在宁德市买了房子,生了孩子,前不久,一家人又把户口迁到了宁德,彻底在福建扎下根,成了“新福建人”。
在宁德核电公司,像邵宁丽这样的“新福建人”占了一半以上,有上千名。
而如此多的“新福建人”在此落脚,参与建设福建的同时,也帮助拓宽了周边村落的发展之路。位于宁德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的柏洋村村民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通过在核电人的衣食住行上下功夫,让周边的房屋租赁、餐饮、旅游等产业都火起来,使得以前的“赤贫村”变身为“小康明星村”。
同样,通过“新福建人”带动村落蝶变的故事也在两百多公里外的龙潭村“上演”。龙潭村位于福建屏南县熙岭乡,截至2017年5月,这座原本有1400多人的村子因人口流失,仅剩不足200人,被形容为“空心村”。就在这一年,村里实施文创复兴计划,吸引新村民在老宅中投身文创事业。“空心村”变了样。
“当时,村子可以用‘荒凉’来形容——只能徒步进村,见到的都是老人,房子很破旧,买东西更是极不方便,几乎没有便利店。”三年前,来自江西吉安的曾伟作为游客到访龙潭村,当时的一幕幕犹在他眼前。
村子虽“荒”,但文化不“荒”,到过几次龙潭村之后,曾伟决定把生活重心从城市移到这座乡村,和妻子二人“拓荒乡村文创”,并于2017年12月在此创办了随喜书店与随喜咖啡。
曾担任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梅宏在两年前也来到这里“开拓自己的理想家园”,开办了工作室 “小梅桩”。
如今,龙潭村里已拥有像曾伟、梅宏这样的新村民及其家人近200人,他们来自国内的北京、南京、重庆、上海、杭州、厦门及香港等地,更有人从英国漂洋过海而来。也因为这群扎根乡土文化的“新福建人”,让这个传统村落走上发展快车道。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坚决防止返贫,确保“一个不落下”,福建正铆足干劲,与时间赛跑。
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