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27到2017,人民军队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时空流转,变幻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血脉基因。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诞生。从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到井冈山上的红旗漫卷;从万里长征的艰难跋涉,到抗日战争的抵御外侮;从解放全国的南征北战,到抗美援朝的保家卫国;从抗洪抢险的血肉长城,到抗震救灾的生死救援;从走出国门的维和护航,到远赴大洋的实战演练……
“八一”南昌起义走过来的这支人民军队,由红军发展为八路军、新四军,再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每一步的发展,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英勇悲壮的牺牲。人民军队90年峥嵘岁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就像人的成长,从幼年、青年到成年,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曲折、蹉跎、探索。
在建军治军90年的实践中,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重大考验,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根本一条就是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强军智慧,进而认识和把握无产阶级政党建军治军的基本规律。这些基本经验和规律作为理论升华的成果,集中体现在我党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指导理论中,从根本性质、组织体制、制度机制、战略战术等各方面造就了人民军队的特有优势,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今天乃至今后指导人民军队前进的重要遵循。
人民军队90年的发展过程,始终体现了我们党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原则和精神:党指挥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些原则和精神,成为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法宝。人民军队不断成长和壮大,还与弘扬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和英勇善战的三大优良传统息息相关。从南昌起义的那一天开始,人民军队始终高擎“党指挥枪”的光辉火炬,赓续着“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红色血脉。这是我军区别于一切其他军队的最大特色,是我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最大优势,是人民军队纪律的最高原则,也是令一切敌人最惧怕我军的看家本领。
从南昌城头走来、向未来战场走去,历经90年血雨腥风的洗礼、和平环境的考验,人民军队革故鼎新,图强开新,时刻准备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战争与历史的检验。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人民军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如今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强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提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确立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引领;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立起统揽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纲;强调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加强对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战略指导;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着力强化练兵备战,下更大气力推进科技兴军,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展开强军兴军的战略举措和布局;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党的建设,为人民军队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习主席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使命任务、指导方针、强大动力、根本保证、科学方法,回答了“新形势下为什么强军、怎样强军,未来打什么仗、怎样打胜仗”的基本问题,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和遵循,立起了统领建设的魂、指导工作的纲。
人民军队由“小米加步枪”的艰难困苦中走出,为新中国的建立流血牺牲,为守护国家、人民的利益风雨兼程。随着国家的日益强大,人民军队的力量也越来越壮大,在捍卫国家利益时有了更强的自信。正如习主席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所宣示的: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历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珍惜和平,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民族。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为的正是保卫祖国和人民,为的正是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历史带给人们启迪: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军队的强弱休戚相关。巩固的国防,是民族生存之盾;强大的军队,是国家安全之本。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能不必打。
没有强大军事力量作后盾,没有世界一流军队作支撑,中国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繁荣兴盛就没有根基。只有适应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建设同中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真正做到关键时刻能够决战决胜,国家安全才有底数,民族复兴才有底气。
90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90年英雄辈出、军力强壮。强国必强军,强军必改革。今天的人民军队,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正在为“这一跃”集聚着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