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讲坛 > 党史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人民军队的力量,根基在人民。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为民担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

 

将人民利益举过头顶

■解放军报记者 金雅兰

1915年,中国社会正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华民族迫切需要新的革命力量,解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

这一年,大巴山深处一户贫苦佃农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生儿。由于家境贫寒,父亲常年外出谋生,母亲因病离世,他从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为了让他永远记着乡亲们的恩情,养母为他取名“思德”。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看到胜利的曙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给日本侵略者以越来越沉重的打击。

这一年,张思德牺牲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毛泽东参加张思德追悼会,并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从此,张思德的名字和“为人民服务”紧紧联系在一起。

2021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这一年,张思德精神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已深深融入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

四川仪陇张思德纪念馆珍藏着一双破旧草鞋。

就是穿着这样破旧的草鞋,张思德加入红军,跟随革命队伍走上长征道路,从仪陇走到了延安,从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到中央军委警卫营,走到了党中央、毛主席身边。

“人如其名,张思德从来没有忘记党和人民的恩德。”纪念馆讲解员潘雪婷告诉记者,张思德有一次连夜打了几双草鞋,送给鞋子最破的战友;长征期间,他曾只身泅水过江夺取敌人渡船,为强渡嘉陵江创造了条件;进入草地后大家只能吃野草充饥,担心战友误食中毒,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前面……

来到延安后,部队合并整编,干部精简下派,张思德这个“老班长”被安排到警卫连任战士,他坚决服从组织分配,毫无怨言。张思德说:“当班长是革命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需要。”

“1944年,张思德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到原安塞县生产农场工作,并被选为农场副队长。”面对一张张思德和战友一起烧炭的图片,潘雪婷娓娓道来。

在荒山野岭建设一个农场,谈何容易。修路、打井、种地……哪里最苦最累,哪里就有张思德的身影。进山里烧木炭时,他更是处处模范带头,披着蓑衣冒雨检查炭窑,出炭时最先钻进窑中作业。

一切工作都欣欣向荣,然而意外突然发生——

9月5日,张思德带着战友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坍塌。危急时刻,张思德将战友推出窑口,自己被埋在坍塌的窑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29岁的生命。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为人民奉献多少。当张思德将战友推出炭窑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此成为永恒。

在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北侧,张思德纪念广场的中轴线上,铺设了29块红色花岗岩五角星,象征张思德29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一生。中轴线尽头,静静伫立着一尊张思德负薪前行的雕像。

顺着29颗红星的方向仰望,半山腰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格外醒目。“毛泽东在得知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后,当即作出指示:第一,要把张思德身体洗干净,穿上新衣服,入殓前要派战士给他站岗;第二,买一副棺材,运回延安;第三,要给他开个追悼会,我要参加,还要讲话……”记者的思绪随枣园革命旧址工作人员的介绍穿越时空,回到那个令人痛惜的日子。

1944年9月8日,延安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土台上临时搭起的灵堂中安放着烈士灵位。“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献了花圈,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当年现场聆听演讲的张思德生前战友、老红军曾绍东对此记忆深刻:因为那是我们党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一名普通战士举行追悼会。

张思德是普通党员、普通士兵,他没有官职,没有财产,没有传奇故事,没有豪言壮语。70多年来,这个光辉的名字为何始终被传颂景仰?重读《为人民服务》这篇光辉著作,记者找到了答案——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从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到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从当年南湖那条红船把身处灾难中的中国人民带出水深火热,到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疫情阻击战、脱贫攻坚战……无数深刻而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共产党人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既集中体现在党章中,也具体体现在无数像张思德这样,把党远大的革命目标化作朴素的日常工作的英模人物身上。

带领群众除“三害”的焦裕禄,将一腔热血献给阿里的孔繁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星”元勋,致力脱贫攻坚斗争、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的1800多名同志……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一个个光荣的群体,与张思德的精神遥相呼应,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壮丽史册上。

“张思德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后,纪念馆参观人数明显增多。”纪念馆工作人员姜明介绍,不少党员干部专程前来参观瞻仰,追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历史。

张思德精神的火炬,在一代代共产党人手中传承,从未熄灭。

在仪陇,张思德精神已是故乡的红色符号。仪陇县将张思德的家乡六合场改名为思德镇,并命名了“思德水库”“思德大道”等一系列地标建筑;多个以“张思德”命名的服务团体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人民群众在张思德事迹和精神的鼓舞下,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曾经贫穷落后的面貌。

在延安,张思德精神成为延安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在这块红土地上缅怀英烈;安塞区至今保存着一个普普通通的炭窑——这里是张思德与战友战斗过的地方,也是见证他生命最后一段历程的纪念地。

在部队,张思德画像被高高悬挂,张思德精神被永记心间。在武警北京总队执勤第五支队的“张思德班”,每次点名仍会首先点到“张思德”的名字;仪陇县人武部成立张思德民兵分队,在抗洪抢险、脱贫攻坚等任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武警南充支队将重温张思德事迹、重读《为人民服务》作为新兵下连的第一课,打牢听党指挥、献身强军事业的思想根基;北京卫戍区评选表彰“张思德式忠诚卫士”,把张思德精神作为传家宝铸魂固本;武警延安支队成立“红肩章理论宣讲队”,利用节假日为游客宣讲张思德的故事、讲解党在延安的红色历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早已融入一代代革命军人的灵魂和血脉。

抗击疫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紧急驰援,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发起冲锋,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军官兵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定点帮扶4000余个贫困村、帮助90余万名贫困群众脱贫……从抗震救灾到抗洪抢险,从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到协助地方做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人民军队始终牢记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阔步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大字仍然闪耀金光,“为人民服务”的旗帜依然高高飘扬!

(感谢倪双如、李蛟龙提供采访支持)

团史馆有面“思德墙”

■蔺芳帅 解放军报记者 金雅兰

从1933年参加红军,到1944年因炭窑坍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仅留下过一张照片。

“我们有面‘思德墙’,墙上的每张照片都有张思德的影子。”然而,当记者走进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北京卫戍区某团团史馆,解说员高宇轩却这样说。

记者参观时,恰逢该团宣传保卫股干事郑帅为纪念张思德展区增设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上,10余名学生笑容灿烂,高举毕业证,围着一名上尉军官。

这名上尉是十连指导员秦振娇,自2014年起,他和战友先后帮助江苏省睢宁县王集镇西田小学等3所学校的30余名贫困生实现求学梦。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秦振娇和战友的助学脚步并未停止,他们继续为学校图书馆购置新书,给学生写励志书信……

北京卫戍区某团组织官兵在张思德雕像前举行宣誓仪式。谈瑞驰摄

在团队组织的“张思德式忠诚卫士”评选活动中,秦振娇榜上有名。颁奖典礼上,他说:“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年代,张思德能为了人民利益舍生忘死,我们生活在新时代,更不能忘记来自人民、回馈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团史馆中的纪念张思德展区,被官兵亲切地称为“思德墙”。“思德墙”上虽然只有一张张思德本人照片,但其余照片都在无声诉说着英模传人的感人故事,见证着张思德精神的赓续和传承。

沿着“思德墙”前行,一张炊事员照片引起了记者注意。高宇轩介绍,2014年,下士黄欣萌已是优秀骨干,连队计划安排他代理排长,没想到本要留队的炊事员突然退伍。得知人员安排有困难,黄欣萌主动要求调换到炊事员岗位。

有人惋惜黄欣萌没能成为代理排长,他笑笑说:“岗位可以平凡,追求绝不平庸。部队整编时张思德从班长变成普通战士,工作热情从未减少,我们要学习他不争职务争任务的精神品质。”

近年来,“思德墙”上的照片不断增多—担负某重要目标警卫任务的下士张国庆400余次执行任务,次次圆满完成;带领5名战士扎根偏远点位的上士房孝先,默默践行着忠诚警卫事业、甘当无名英雄的信念;中士王海伟执勤期间不顾危险果断处置一起特情,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思德墙”不仅建在团史馆,更牢牢扎根在每个英雄传人的心中。

把自己交给党

■王小平

张思德离开我们77年了,可每当经过英模挂像,看着他背着一捆柴满脸微笑,总感觉他从未走远。

思念无言,精神不朽。

因何不朽?领袖说,因为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诗人说,因为他“把自己当作一节青冈木,投进熊熊的窑膛里,化作一团红红的火焰,化作一块黑黑的木炭,化作一种燃烧的精神”。而他自己说,“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党和人民了”。

回顾张思德的一生,他的那些事、那些话,好似用言行书写的哲理长诗,告诉今天的我们,何为“把自己交给党”。

把自己交给党,就要有不计得失、党叫干啥就干啥的党性觉悟。在大局面前,在利益关口,一句“当班长是革命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需要”,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高度的政治觉悟、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坚定的党性原则。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是我们党从血与火的考验中总结出的信念信条。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的队伍中才源源不断涌现出“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的张富清、“图名图利,不是共产党员”的张连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能够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在哪里都一样”的孙景坤……

把自己交给党,就要有英勇无畏、敢于献出一切的血性担当。“革命,就是不怕牺牲,敢为人民献出自己的生命。”作战中,张思德在负伤的情况下冲锋缴获多挺机枪;“尝百草”时,他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炭窑坍塌之际,他将战友推出窑口,自己却献出了生命。“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敢于牺牲的品质,再好的武器装备也不能保证胜利。”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越发需要我们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生死关头豁得出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把自己交给党,就要有尽职尽责、无比热爱岗位的工作态度。最平凡的人,在最平凡的事情中,也可以显示出伟大的人格。好哨兵、好鞋匠、好窑工……在不同的岗位上,张思德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赢得了战友们的肯定。“通讯工作可不能小看哪!别看咱们手上拿的是不到五钱重的东西,可它比千斤重担还要重啊!”这样一名普通的战士,却能将“岗位就是战位”理解得如此透彻。的确,军队的每个岗位都是战斗力的构成部分。新时代革命军人更要甘于铆在基层,在平凡岗位上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张思德很平凡,平凡得就像一粒沙,但正是万千粒细沙聚在一起,才有了砥柱中流的巨大礁石;张思德很微小,微小得就像一棵草,但正是万千棵小草共同摇曳,才有了强军兴军事业的勃勃生机。

伟大时代,需要无数个“张思德”式的共产党员;强军事业,需要无数个“张思德”式的革命军人。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一队)

图片来源:张思德纪念馆

版式设计:方 汉、贾国梁

 

责任编辑:杨凡凡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