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这么多年了,今天还能再次站起来!”6月10日,在广西假肢康复中心,已经残疾了40多年的靖西市因战伤残退役军人许绍显,第一次戴着义肢成功站了起来。
看着许绍显小心翼翼地迈开脚步往前行走,在场的工作人员纷纷报以掌声。
广西假肢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为残疾退役军人定制义肢。(广西假肢康复中心供图)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广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坚持把解决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烦心事”“扰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贯彻始终,把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矛盾问题攻坚化解、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走访慰问等与党史教育结合推进,启动33项办实事重点任务。
组织所属优抚医院的专家骨干,到桂林市乡镇走村入户为年老退役军人巡医问诊。刘德安 摄
他们整合全区优抚资源,选定优质服务单位,为全区400余名残疾退役军人配置假肢、电动轮椅、病理鞋、助听器等康复辅助器具,让他们站得起来、走得出去、听得清楚,生活品质大大提升。
全系统把“为烈士寻亲”作为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来抓,搭建政府主抓、社会参与、全网覆盖的三个“寻亲”平台。“致敬英烈,为烈士寻亲——帮助100位烈属寻找烈士安葬地,为100位安葬在东北三省等地的广西籍志愿军烈士寻找亲人”列入自治区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
广西烈士陵园工作人员陪同烈士亲属在烈士英名墙前“寻亲”。刘德安 摄
广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在全区开展“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图为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为烈士擦拭墓碑。刘德安 摄
出台《自治区本级优抚对象短期疗养管理办法(试行)》,把退役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退役军人纳入短期疗养对象,让退役军人群体尊崇感、幸福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
广西荣军医院组织优抚对象、退役军人短期疗养人员座谈会,听取疗养人员意见建议。钟贞 摄
推动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强化就业创业扶持,共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2场次,提供近21万个就业岗位,切实稳定了全区就业局势,加快推进了复工复产步伐。
开展法律咨询服务70余次,引导服务对象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运用法律维护正当权益。接访近800人次、处理来信近200件,扎实推进矛盾化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服务对象的困难事、烦心事,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个案。
北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二等功臣李鹏程给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国防教育。廖文治 摄
在聚焦退役军人“急难盼愁” ,办好实事暖民心活动的基础上,全系统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全区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纷纷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资源,采取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方式,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牢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载体,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重要内容,引导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广西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长青告诉记者。
广西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自治区部分领导及厅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到龙州起义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刘德安 摄
桂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上百名干部职工到资源县两水乡塘洞村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大家高举着党旗,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参观了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陈列馆、雷公寺院、雷公田红色文化廉政教育基地,体验到了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辛。临桂区组成了以12名老兵为主体的讲师团,在该区11个乡镇全面开展义务宣讲,让更多群众接受生动鲜活的红色教育。
退役军人到桂林市平山小学开展“退役老兵进校园·红色教育薪火传”为主题的红色宣讲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黄小红 摄
龙胜各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结合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成立了由抗战老兵和红军后人组成的红色党史宣讲团,深入乡镇村屯讲述长征路上的感人事迹和温暖故事,焕发全县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在新长征路上继往开来再出发。
玉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度挖掘优秀退役军人、参战老兵资源,组成“红色故事讲师团”,深入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讲述抗美援朝、自卫反击等亲历故事,让红色基因融入少年儿童血脉,代代相传。
老兵组成的“红色故事”宣讲团走进玉林市玉州区城南实验小学,为广大师生宣讲党史、战斗史。刘展雄 摄
素材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 通讯员 刘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