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专题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准确把握“七个聚焦”分领域改革目标系列谈④

■王道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凝结着党和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党的性质宗旨决定改革必须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也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牢牢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百余年来,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永远不会变。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改革的目标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新时代以来,伴随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来华出席“2017从都国际论坛”的世界领袖联盟成员时指出:“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18年,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充分表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已经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做到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既要关注当前还要考虑长远,既要讲求公平还要确保效率,既要出硬招又要有温度。我们必须遵循民生事业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要求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重点群体、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量力而行,要求把握民生工作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的特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持续增进人民福祉。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解决各种民生问题时,必须在信息收集、快速回应等方面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要明确分工、整合资源、协同行动、形成合力,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将每项民生工作都做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以一件件的民生实事绘就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壮美图景。要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完善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唯有使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才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