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国防教育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邵伯桥,又称洋桥,位于东郊淮江公路线,跨盐邵河,始建于1936年,初为木桥,1965年9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的T型梁桥,全长48.52米,净宽6米,载重量10吨。在1946年的邵伯保卫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将这里作为战役主阵地之一,以河流为屏障,英勇击退国民党军的猛攻。

来源: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纪念馆

1946年,蒋介石撕毁了国共“停战协定”,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华中野战军对苏中地区12万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在粟裕司令员等领导的指挥下,从7月13日至8月27日,取得了七战七捷,歼敌5万余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疯狂攻势。

邵伯是苏中解放区的南大门,是扬州通往高邮、宝应、淮阴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了保卫邵伯,6月间,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与滕代远亲临邵伯视察,指导备战工作。根据邵伯狭窄险要、河湖纵横的地形特点,提出“集中主要兵力扼守要点,各团轮番守备阵地”的作战方针。粟裕还对邵伯的阵地编成、工事构筑、兵力部署和火力配备作出详细指示。

1946年8月23日凌晨,国民党整编第二十五师一零八旅向邵伯南圈门、邵伯桥一线发动进攻,战斗在邵伯桥、运河大堤和大王庙三块主阵地同时展开。华中第二军分区四团一、二营指战员英勇抵抗,粉碎了敌人5次架设浮桥渡河进攻的企图,坚守邵伯桥阵地的指战员站在水深齐腰的掩体壕沟内,一次次击退从运河登陆和陆路进攻的国民党军。大王庙阵地连续打退国民党军18次冲锋,牢牢地守住河北阵地和水上门户。

8月24日,国民党军继续发动猛攻,集中优势兵力,4架飞机在邵伯桥、运河堤和淮扬公路阵地上轮番轰炸、扫射,并派出一批批舰船连续不断地向岸边猛扑。华中野战军将士们以河流为屏障英勇反击,完全击退国民党军的猛攻,并击毁炮艇两艘。

8月25日,敌军发动更大攻势,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运河大堤进行5次以上冲击,我军与敌人展开白刃战。虽然装备落后,但邵伯的老百姓主动从家里面把一些门板木料捆扎起来作为担架抬运伤员,老百姓的后方支援振奋了我军将士的士气。

8月26日拂晓,国民党军队增调第四十旅沿运河大堤发起猛攻,我军第十纵队八十九团组织多次反击,激战到傍晚时分,国民党军队多次进攻受挫,伤亡惨重,敌军主力伤亡殆尽。同日,进攻乔墅的国民党军队发动的几次攻击均被我军击退。

来源:邵伯保卫战烈士陵园纪念馆

邵伯保卫战打了四天四夜,异常艰苦。在一次战斗中,每个战士只领到7发子弹,面对从湖上来的敌人,子弹很快就打完了。战士们就用砖头、石块和刺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并高喊:“赶快投降!来者无回!”

邵伯保卫战,敌军动用了陆、海、空三军,用了飞机、大炮等美式装备,但英勇的邵伯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华中解放区的南大门。战后,华中野战军和第二军分区表彰部队特等战斗英雄2人,战斗英雄21人,战斗模范112人。

邵伯镇历史文化爱好者在邵伯桥下介绍红色党史

邵伯保卫战这场战役,给千年古镇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也给邵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作风,激励着一代代的邵伯人为建设美好家园不懈努力和奋斗。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