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文职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朱德终其一生都在践行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建设年代,朱德的穿着都十分简朴,衣服上经常打满补丁。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视察,他的饮食都非常简单。在自己节俭的同时,朱德还教育子女从点滴做起,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在朱德看来:奢侈浪费的风气不是小问题,只追求个人享受,不愿意艰苦奋斗,“这是一种最危险的现象”;而“勤劳和节俭,是建成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

[关键词]朱德;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优良作风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朱德终其一生都在坚守和倡导的优良作风。1960年10月30日,朱德作诗一首,把勤俭节约上升到真理的高度。诗中写道:“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这种感慨,是他长久躬身实践的总结。

“时人未识将军面, 朴素浑如田家翁”

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朱德始终和战士们一起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爱国将领续范亭曾经这样评价朱德:“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无独有偶,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第一次见到朱德时,难以相信他竟然是一个浑身沾满尘土,穿着蓝灰色的衣服,简朴得像个农民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依然保持着简朴的作风。难得的两身较好的外衣,也只是参加重要国事活动或外出时才穿,一回到家里,仍换上旧衣服。他在家里的衣服,已经洗得发白,领口和袖口都打了补丁。有的衣服实在太破,不能再补,朱德还舍不得扔掉,要求两件拼成一件。

有一次,康克清先斩后奏,未经朱德同意,把裁缝师傅请到家里,准备为他做身新衣服。朱德见了裁缝师傅,却讲起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道理:“衣服被子只要干净就好,补补能穿能盖,何必买新的?给国家节约一寸布也是好的。这比战争年代好多了,那时候一件衣服得穿多少年!”(朱敏:《回忆我的父亲朱德委员长》,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年版,第92页。)最后,工作人员出面帮助康克清解释,说是为了参加活动时穿,朱德才勉强同意。

朱德说旧了、破了的衣服“补补能穿”,绝非是板起面孔教训人的虚话,在给破旧衣服缝补丁上,他还很有心得。抗战时期,有一次朱德看到警卫员往旧补丁上缝新补丁,便传授起技巧来:“补衣服也是有讲究的,要先把旧补丁拆下来,再缝新补丁,这样补上,才板正牢靠。拆下来的旧补丁,还可以打袼褙、纳鞋底。”(《朱德的故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一个在补衣服上都有了“讲究”的革命领袖,生活中的俭朴可窥一斑。西汉飞将军李广以善于治军著称,司马迁说他“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由是士卒“咸乐为之死”。作为共产党的领袖,朱德是没有什么“赏赐”的,他参加革命,完全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但在衣食住行上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在情感上和大家融为一体,却是大家公认的。由此受到大家的爱戴、敬重,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