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军队女代表委员们无疑是全国两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备受瞩目。
她们中,有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运-20、运-9“双料机长”陈金兰,驾驶“飞豹”战机的张潇,直-20飞行员徐枫灿,海军辽宁舰某中队政治教导员朱悦萌,在抗疫一线显身手的首位文职人员高锐……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铆在不同战位的“她”,成为强军征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出“半边天”的豪情与担当。
其实,在毛泽东同志提出著名的“妇女能顶半边天”之前,他为《中国妇女》杂志题诗时,就写下“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高度肯定了“妇女在革命战争中的伟大力量”。在《长冈乡调查》中,他指出苏区妇女在查田运动等各种群众斗争、经济战线、文化战线、军事动员、苏维埃的组织方面明显地表现出她们的英雄姿态与伟大成绩。
有这么一首歌,广为传唱:“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1931年5月1日,中国第一支妇女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别任务连,也就是家喻户晓的“红色娘子军”成立。这支队伍,虽然平均年龄不足20岁,却在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和围剿中,参加了50多场战斗,在革命斗争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称为“世界革命的典范”。
而在长达14年的抗日浪潮中,更是涌现出刘胡兰、刘耀梅、赵一曼、成本华等诸多血战沙场、慷慨赴国难的巾帼英雄……她们前赴后继,向死而生,在浩瀚如烟的历史星河中留下了璀璨的女性光芒。
正因为广大女性举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旗帜,同男性并肩作战,共同奋斗,我们才得以将敌人赶出国门。正如毛泽东同志曾强调的,“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半数的女同胞积极参加,也就不能成功”“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
将目光转向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女性同样投身强军实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71年前的今天,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受阅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经优中选优、严格考核,14名女飞行员从中脱颖而出。她们驾驶6架里-2型运输机,从天安门广场飞过,光荣接受党和人民的首次检阅。周映芝、伍竹迪、武秀梅、秦桂芳等这群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姑娘,为了心中对蓝天的向往,努力克服生理、心理上的许多不适,在航校刻苦训练、锤炼本领,仅用7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戎装加身的华丽蜕变。自此,新中国女性独立“冲上云霄”的梦想走向现实。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邓颖超同志表示,今天的起飞典礼证明了我们妇女只要打破自卑感,有信心,有勇气,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后来,女性在强军征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元,赋予的“第一次”也越来越多。女军事专家、女伞兵、女航天员、女陆战队员、女舰员、女导弹发射手、女坦克手……时代的前行,让女性在强军事业中有了更多展现自身价值的战位。特别是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快、作战中智能较量比重不断上升,女性以其细腻、专注、敏锐等品质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女性大有可为,强军事业呼唤巾帼力量。正如“全国三八红旗手”、空军唯一一位运-9和运-20“双料女机长”、特级飞行员陈金兰所说:“战场不分性别,打仗只认实力。”
追梦道路上,有越来越多引以为傲的“她”出现。优秀女航天员刘洋、王亚平,均两次上太空,创下多项军事纪录;韦慧晓,毅然放弃百万年薪,加入军营,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位女舰长;陈薇,冲锋在前、为国铸盾,用科研成果为抗疫追加决胜砝码……“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正在不断续写,无论是驾舰出海、驾机升空、太空探索,还是科学研究、练兵备战,处处都有女性建功立业的身影。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之时,中国女性不再是柔弱的代名词,而是临危不惧、冲锋陷阵、勇于担当的“时代先锋”。
今天是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不仅要致敬和颂扬女性,更要重新审视“她”的力量。习主席多次强调女性的地位和作用。“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位妇女都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我国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起到了‘半边天’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女性声音、女性元素、女性符号在强军事业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她们打破社会对女性存在的刻板印象,勇敢超越自我,用实力展现属于自己的强军风采。“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并与时代共同成长进步,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的利益,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勇敢前行。”正如航天员刘洋所言,“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实现价值,实现梦想,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
未来,强军征程上,期待越来越多的女性彰显巾帼之志、巾帼之力、巾帼之美。